作者介绍:李歆怡

清华大学法学院法学系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双学位

新东方博雅计划语文主讲老师

授课特点:

注重引导理解与积累,着重灵活运用;

致力于营造场景感和参与感;

擅长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知识体系。

“初窥门径,同学们常常觉得语文学习难以捉摸,知识庞杂,逻辑散乱,既不如数理化的计算答案一目了然,也不似数理化的刷题效果立竿见影。事实上,如果能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和迁移能力,辅之科学的积累和巩固方法,语文学习也可以做到“胸中有丘壑,笔下定乾坤”。

不知道博雅计划?点击了解一下:

新东方高端项目—博雅计划

在梁启超笔下陆放翁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他认为中国缺乏尚武精神,缺乏陆游诗歌中那种炙热的情怀,所以才如此推崇陆游。他曾写下《读陆放翁集》表达自己的情感:

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

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这首古诗是梁启超为数不多流传甚广的诗篇。我们写作中使用陆游素材的时候,可以用到这首诗。这首诗中的“陆放翁”,显然指的是陆游。陆游作为宋代的爱国诗人,他和我们前面提到的辛弃疾是不同的,他是一个更为纯粹的文官,但是他的一生都在为国筹谋。

陆游出生于两宋之交,成长在偏安的南宋,民族的矛盾、国家的不幸、家庭的流离,给他幼小的心灵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让我们走进陆游的一生,赏析陆游的名篇佳作,理解他诗歌中的情感。

早年陆游

初入仕途,北伐献策:

陆游自幼聪慧过人,先后师从毛德昭、韩有功、陆彦远等人,十二岁即能为诗作文,因长辈有功,以恩荫被授予登仕郎之职。

绍兴二十三年(年),陆游进京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参加锁厅考试(现任官员及恩荫子弟的进士考试),主考官陈子茂阅卷后取为第一,因秦桧的孙子秦埙位居陆游名下,秦桧大怒,欲降罪主考。次年(年),陆游参加礼部考试,秦桧指示主考官不得录取陆游。从此陆游被秦桧嫉恨,仕途不畅。

绍兴二十五年(年),秦桧病逝,陆游初入仕途,任福州宁德县主簿,不久,调入京师,任敕令所删定官。陆游进入朝中后,应诏上策,进言“非宗室外戚,即使有功,也不应随意封加王爵”;高宗酷爱珍稀玩物,陆游认为“亏损圣德”,建议皇帝严于律己。绍兴三十一年(年),陆游以杨存中掌握禁军过久,权威日盛,多有不便,进谏罢免杨存中,高宗采纳,降杨存中为太傅、醴泉观使,升陆游为大理寺司直兼宗正簿,负责司法工作。

隆兴二年(年)春,陆游在镇江任上结识张浚,献策出师北伐,张浚赞扬为“志在恢复”。四月,“隆兴和议”将签成,陆游上书东西两府,进言说:“江东之地,自吴国以来,莫不以建康为都城。临安频临大海,运粮不便,且易受意外袭击,皇上驻扎临安,只能作为权宜之计。合约签订之后,皇上应驻扎建康、临安,金朝来使,或到临安、或到建康,这样以来,可以争取时间建都立国,而不令金朝生疑。”时龙大渊、曾觌掌权,陆游就对枢密使张焘说:“曾觌、龙大渊利用职权,广结私党,迷惑朝廷,今日不除,后患无穷。”张焘闻言奏报朝廷,孝宗大怒,贬陆游为建康府通判。

乾道元年(年),陆游调任隆兴府通判。有人进言陆游“结交谏官、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朝廷即罢免了陆游的官职。

陆游晚年回顾早年一腔热血,和当下无望的现实对比,写下了《书愤五首·其一》

赏析考点思考:陆游“愤”什么向右滑动查看答案

幕府、蜀中

生涯

陆游到王炎的军幕后,常到骆谷口,仙人原,定军山等前方据点和战略要塞,并到大散关巡逻。时吴璘之子吴挺代父掌兵,骄傲放纵、多次因微小过失杀人,王炎不敢得罪。陆游建议用吴玠之子吴拱代替吴挺掌管兵权。王炎认为“吴拱胆怯、缺少智谋,遇到敌人必败”,陆游反驳说:“吴挺遇敌,又怎能保证他不败?如果吴挺立有战功,更难驾驭。”至韩侂胄北伐时,吴挺之子吴曦叛敌,陆游的话果然得到验证。

十月,朝廷否决北伐计划的《平戎策》,调王炎回京,幕府解散,出师北伐的计划也毁于一旦,陆游感到无比的忧伤。大散关一带的军旅生活,是陆游一生中唯一的一次亲临抗金前线、力图实现爱国之志的军事实践,这段生活虽只有八个月,却给他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

淳熙二年(年),范成大由桂林调至成都,任四川制置使,举荐陆游为锦城参议。范成大统帅蜀州,陆游为参议官,二人以文会友,成莫逆之交。南宋主和势力诋毁陆游“不拘礼法”、“燕饮颓放”,范成大迫于压力,将陆游免职。陆游就在杜甫草堂附近浣花溪畔开辟菜园,躬耕于蜀州。

淳熙三年(年),为回应主和派攻击他“颓放”、“狂放”,陆游自号“放翁”,进行反击。六月,陆游奉命主管台州桐柏山崇道观,以“祠禄”维持家人生计。淳熙四年(年)六月,范成大奉召还京,陆游送至眉州,恳请范成大回朝后劝皇帝“先取关中次河北”、“早为神州清虏尘”。

短暂的八月军旅生涯令陆游难忘,他为此写下《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思考:陆游梦断何处?向右滑动查看答案

晚年陆游

绍熙元年(年),陆游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再次进言光宗广开言路、慎独多思,并劝告光宗带头节俭,以尚风化。由于陆游“喜论恢复”,谏议大夫何澹弹劾陆游之议“不合时宜”,主和派也群起攻之,朝廷最终以“嘲咏风月”为名将其削职罢官。陆游再次离开京师,悲愤不已,自题住宅为“风月轩”。

嘉泰二年(年),陆游被罢官十三年后,朝廷诏陆游入京,担任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一职,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并免去上朝请安之礼,不久陆游兼任秘书监。

编修国史其间,因韩侂胄主张北伐,陆游大力赞扬和支持,给予种种合作,并应韩侂胄之请,为其作记题诗,勉励韩侂胄抗击外侮,为国立功。

嘉泰三年(年)四月,国史编撰完成,宁宗升陆游为宝章阁待制,陆游遂以此致仕,时年七十九岁。

开禧三年(年)十一月,史弥远发动政变,诛杀韩侂胄,遣使携其头往金国,订下“嘉定和议”,北伐宣告彻底失败。陆游听到这些不幸的消息,悲痛万分。

嘉定二年(年)秋,陆游忧愤成疾,入冬后,病情日重,遂卧床不起。十二月二十九日(年1月26日),陆游与世长辞,享年八十五岁。

临终之际,陆游留下绝笔《示儿》作为遗嘱。

赏析思考:《示儿》的诗眼是?向右滑动查看答案

后续文人对陆游评价甚多,其中最有名的评价如下:(这些评价都可以作为作文中举例陆游时候可用的素材)

杨慎:“(陆游词)纤丽处似淮海,雄慨处似东坡。”

朱熹:“放翁老笔尤健,在当今推为第一流。”

杨万里:“君诗如精金,入手知价重。”

叶绍翁:“天资慷慨,喜任侠,常以踞鞍草檄自任,且好结中原豪杰以灭敌。自商贾、仙释、诗人、剑客,无不徧交游。宦剑南,作为歌诗,皆寄意恢复。”

刘克庄:“《三百篇》寂寂久,九千首句句新。譬宗门中初祖,自过江后一人。”

梁启超:“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集中十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周恩来:“宋诗陆游第一,不是苏东坡第一。陆游的爱国性很突出,陆游不是为个人而忧伤,他忧的是国家、民族,他是个有骨气的爱国诗人。”

陆游考点

部编版中考语文诗词考试范围——陆游

中考古诗词赏析《游山西村》

《游山西村》

宋代: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赏析重点考题:

1、首联写出了农家人()的特点,最后两句表现了诗人()的情感。

2、用简练的语言概述四联诗的内容。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3、古典诗词讲究炼字,首联中的“足”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4、你是怎样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

5、提炼出这首诗中关于“民俗”的信息。

答案如下:向右滑动查看答案

陆游其它著名诗作

《卜算子·咏梅》

宋代: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代: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临安春雨初霁》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病起书怀》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加粗划线的这些诗句是不是很熟悉?但是你都知道他们来自陆游的这些诗歌中吗?本篇文章中涉及陆游的九首知名古诗,赶紧背起来吧。我们博雅课程中也会解读陆游的名篇,欢迎加入博雅计划语文课程,和老师一起切磋诗词,品味古诗风韵。

你还喜欢李商隐的哪些诗歌呢?你还想了解谁更多的故事呢?欢迎后台留言给我们,建议会被采纳哦~文章:李歆怡、李慧文编辑:李慧文

严格筛选学员水平,

小班教学课后跟盯,

应试与能力的提升,

我们在新东方高端班课堂,等着和你一起发现更好的自己,马上预约入班测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gfencaoa.com/lfcrybw/8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