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4324214.html
大暑记

7月22日16时37分,

迎来夏季最后一个节气“大暑”。

“大暑”即大热,此时节大热曝万物。

作者丨宋英杰

出自《故宫知时节:二十四节气?七十二物候》

▼古时候没有数据化的温度概念,气象记录中如何来描述天气炎热呢?最简洁的是“亢阳”或者“大热”,也就是阳气太盛,天气太热,但无法体现具体的炎热程度。最常规的记录语,是“骄阳似火”或“火伞高张”,以及炎热的后果:暍死者甚众。《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大暑,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我国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

大暑三候

一候腐草为萤:盛夏时节的萤火虫,因产卵于枯草上,孵化以后从枯草中飞出,被古人误会为是腐草变成的。

二候土润溽暑:暑,溽湿也,土之气润,故蒸郁而为湿。大暑时节,天气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大地犹如一个巨大的蒸笼,暑俗称龌龊热是也。

三候大雨时行:自入伏以来,风雷暴雨时而大作,大暑时节更加肆掠,然而到大暑后期,每一场雷雨之后,大地的燥热似乎都会悄然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陆游说:“万瓦鳞鳞若火龙,日车不动汗珠融。无因羽翮氛埃外,坐觉蒸炊釜甑中。”屋顶的鳞瓦反射千万条日光,像千万条吐火的火龙;人坐在本用于荫庇的屋里,却像坐进了蒸笼。

大暑节气在农历六月,这是全国大部分地区最为炎热的时期。其中又以“三伏”最热。

过去又有“夏九九”的歌谣,从夏至起,每九天为一个单位,来描述天气的暑热程度:“一九至二九,扇子弗离手。三九二十七,冰水甜如蜜。四九三十六,拭汗如出浴……”

宋代诗人曾几写过这么一首诗描写大暑度日之景:

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经书聊枕籍,瓜李漫浮沉。兰若静复静,茅茨深又深。炎蒸乃如许,那更惜分阴。看来古人在“清风不肯来,烈日不肯暮“的暑气中也是无心做事啊!香山居士白居易的“避暑”妙招如今被大家当做了口头禅“心静自然凉”: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大暑养心

睡觉“宁心”夏天要有充足的睡眠,“热天睡好觉,胜吃西洋参”。大笑“开心”笑是夏天养生的良药。“笑一笑,十年少”,不无道理。饮茶“安心”用金银花、金莲花、百合花这三种花一起泡茶喝,可以起到清心火、清热解毒的作用。喝粥“健心”喝粥养生是大暑时节比较好的选择,暑天喝粥不但可以生津止渴,清凉解暑,还能补养身体。气温过高,水份流失和上火十分常见,暑热难耐的日子里怎么吃才能清热去暑气?从养生汤茶、缤纷素菜到清爽粥品、诱人甜品,让下面这份综合食谱给你灵感与清凉吧。吃仙草“养心”“(农历)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很多地方在“大暑”时节有“吃仙草”的习俗。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茎叶晒干后可以做成烧仙草,有神奇的消暑功效。

大暑诗词

夏日闲放白居易时暑不出门,亦无宾客至。静室深下帘,小庭新扫地。褰裳复岸帻,闲傲得自恣。朝景枕簟清,乘凉一觉睡。午餐何所有,鱼肉一两味。夏服亦无多,蕉纱三五事。资身既给足,长物徒烦费。若比箪瓢人,吾今太富贵。大暑曾几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经书聊枕籍,瓜李漫浮沉。兰若静复静,茅茨深又深。炎蒸乃如许,那更惜分阴。大暑戏赠希古张耒去年挥汗对淮流,寒暑那知复一周。土润何妨兼伏暑,火流行看放清秋。鬓须总白难相笑,观庙俱闲好并游。只怕樽前夸酒量,一挥百盏不言休。乙未六月大暑方回平分天四序,最苦是炎蒸。在我须无欲,于斯患不能。又应当闵雨,谁识始藏冰。人力回元造,生生实所凭。萤徐夤月坠西楼夜影空,透帘穿幕达房栊。流光堪在珠玑列,为火不生榆柳中。一一照通黄卷字,轻轻化出绿芜丛。欲知应候何时节,六月初迎大暑风。鹤冲天周邦彦[北宋]梅雨霁,暑风和,高柳乱蝉多。小园台榭远池波,鱼戏动新荷。薄纱厨,轻羽扇,枕冷簟凉深院。此时情绪此时天,无事小神仙。

 

大暑时节,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暑来寒往世道变,书香依旧沁人心。

夏将逝,秋已近

愿你如夏花绚烂

愿你如夏風自由

愿你如夏雨淋漓

愿你一夏清凉

靜待秋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gfencaoa.com/lfcsltx/5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