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症状特点是什么 http://pf.39.net/bdfyy/tslf/190316/6964966.html
大暑,夏季最后一场狂欢大暑明明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太阳却卯足劲焖煮全年最高的气温临走前,夏天想给人留下更深的印象可惜越用力越招人烦加上旱涝、台风也来凑热闹时夏末一切都乱套了做人同样忌讳用力过猛该放手时不妨潇洒离去向前迈入下一个季节找寻真正属于自己的风景图片|Deputy-摄图片|摄影师唐安冰-摄大暑正居三伏天的“中伏”前后,永恒的闷热之中,天气变幻无常。伏天的雨学足了夏天的臭脾气,叫人摸不透。农民要在夏末再赶一趟好收成,秋冬才可粮丰棉丰。但长江中下游的夏雨可谓是奢侈品,“小暑雨如银,大暑雨如金。”农民忙着打理作物,还要顾着祈福求雨。在华南西部,伏天的雨同样不好招呼。电闪雷鸣原本是雨的预报,但这段期间预报不再管用。“东闪无半滴,西闪走不及”。东边劈出闪电,雨不会下到这里;若西边炸开闪电,雨来得又快又大,要想躲避都来不及。图片|一尘-摄图片|秦建qq-摄总之夏末一切都乱套了。又像画家林曦说的,别看大暑是一年最热,又是最容易着凉的时候。夏日里自然万物都是外热内寒,地表热气翻滚,地底井水却是冰凉。人亦如此,越是汗流浃背,内里脾胃越是虚弱怕寒。暑热大行其道反倒越需要养温保暖生活也似消夏祛暑当苦闷的日子把我们逼得焦头烂额越需要回归内心真正的需求躲藏起来修身养性图片|坎坷白菜子-摄图片|Abigail-Keenan-摄一候腐草为萤|陆生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上,大暑萤火虫卵化而出,古人以为萤火虫是腐草的灵魂。图片|亨格里·嚎-摄二候土润溽暑|天气开始变得闷热,整个世界像是被放入蒸笼,土地的水气都被蒸出来,变得潮湿。图片|苗岭山人-摄三候大雨时行|大暑过后便开始向立秋过渡。为了浇灭炎炎暑气,时常有大的雷雨会出现。图片|微风吹淡的蓝-摄莆田人“过大暑”家家都吃荔枝,过门拜访亲友,荔枝也被作为消暑佳品。可是“一个荔枝三把火”,多吃容易上火,切记贪嘴。图片|品城记-摄大暑在台湾是凤梨味的,这个时节的凤梨最好吃。加上凤梨的闽南语发音和“旺来”相同,吃一口凤梨还能祈求平安吉祥、生意兴隆。图片|zhujianqiang-摄好果子在广东太寻常了,于是他们在大暑改吃“草”,吃仙草。仙草也叫凉粉草,是一种药食两用植物。它有着消暑的奇效,怕热的广东人就叫它“仙草”。茎叶晒干后做成烧仙草,比珍珠奶茶还过瘾。图片①|昔物所-摄大暑送“大暑船”在浙江台州有几百年历史。“大暑船”载满各种祭品,开始不在海上游,50多名渔民轮流抬着“大暑船”在街道上走。最终被送到码头,“大暑船”被渔船拉出渔港,然后在大海上点燃,祝福人们五谷丰登,生活安康。图片|mdq-摄大暑过,二十四节气也过半秋天将掀开下半年的画卷劲草枯萎后孵化出萤火虫酷暑烧尽了便化为秋凉人生有些时光无需多情留恋好比夏天尽管洒脱地过总有更动人的光景在下一季等我们图片|YY同学-摄

消暑诗

唐·白居易

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散热有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

诗人认为在暑热难耐的日子里,心平气和地坐于院中,清风便会自然而来,凉爽也就由心而生了。这既阐述了消暑的方法,又蕴含了深奥的人生哲理。

大暑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古书中说“大者,乃炎热之极也。”

暑热程度从小到大,大暑之后便是立秋,正好符合了物极必反规律,可见大暑的炎热程度了。

《通纬·孝经援神契》:“小暑后十五日斗指未为大暑,六月中。小大者,就极热之中,分为大小,初后为小,望后为大也。”

酷热多雨、高温潮湿是此节气的气候特点,“桑拿”几乎成常态。

庚子年大暑时间是7月22日16:36:44,农历六月初二。

四之气健康预测

庚子年四之气

主气太阴湿土,客气太阴湿土,加上下半年是阳明燥金,雨水多,湿气重,寒热夹杂。本就湿热的广西更加明显,常会下大雨,寒热交互并至,天气湿闷难耐。

容易出现黄疸,食欲不振,胃胀腹胀,大便粘烂,湿疹,水肿病,头晕目眩等。还容易出现咽干、口苦、黄疸、暑湿感冒;以及水湿不化导致的痰饮,表现为胸闷、咳嗽、气喘、痰多、失眠、心烦、口苦、梅核气(咽中似有梅核阻塞,咯不出咽不下,但不影响进食)等。

饮食:消暑、祛湿、远寒

炎热大暑,养生之要第一为消暑。《黄帝内经》曰:“壮火食气”,李东垣在《脾胃论》说:“热伤元气”。过热会损耗人体之气,故有“暑天无病三分虚”的说法。在大暑时节,可食用一些解暑食物,如绿豆粥、西瓜、苦瓜等食物,汗出量多者需适量补充淡盐水。

暑多挟湿,湿性重浊,易阻碍全身气机运行。人体感受湿邪便觉困倦乏力,四肢重着,食欲不振,胸中气机不畅,则胸闷心烦,难以入睡。故可服用将炒薏仁、山药、芡实与大米同熬成粥,健脾祛湿生津化气;又可将荷叶、山楂、陈皮煮茶代水饮,益气祛湿亦消暑。

《黄帝内经》中说“暑则皮肤缓而腠理开。贼风邪气因得以入乎?”暑天人体阳气外浮,毛孔开泄。脾阳虚者夏日贪凉,空调温度过低,或过量食用冰冻食品,都会使寒邪入侵,伤阳耗气加重。可在饮食中放些生姜同食,或服用一些姜茶,外以解表散寒,内以温中祛寒。

精亏体质者饮食中应适当食甘凉为宜。

心喜凉,养心阴者宜食酸甘味,如:菠萝、山楂等。

中医主张以通为用,以通为补,疏通六腑,畅达气机,升清降浊。伏天应饮食调养以清心防暑生津为主。薏苡仁、蔬菜、瓜果、百合、玉竹、瘦肉、鳝鱼、鸭肉等,均是常人应时养生很好的食品。

「冬瓜薏米老鸭汤」

材料:

冬瓜克、水鸭半只、猪瘦肉克、薏米克、陈皮2.5克、生姜3片

功效:

冬瓜清热利水,水鸭养阴益气清补,配以健脾利湿的薏米、醇香化气的陈皮,合而为汤,益气清补而养阴,男女老少皆宜。

「紫苏砂仁鲫鱼汤」

温中化湿,理气和中

芳香化湿防中暑

气温最高的时候往往心气容易亏耗,尤其老人、儿童、体虚气弱者往往难以抵御酷暑,而导致中暑等问题发生,出现头晕、心悸、胸闷、注意力不集中、大量出汗等症状。

一旦出现上述中暑先兆,应立即移至通风处休息,给予饮用淡盐开水或绿豆汤、西瓜汁、酸梅汤等。平时可用芳香型植物来缓解头晕,比如新鲜的藿香叶、薄荷叶、佩兰等,用来煮汤或熬粥,以达到芳香化浊、祛暑解表的功效。

起居注意

1、首重睡眠

“相火与元气不两立”,煎灼肾精,耗伤心肺之气阴,同时重浊粘滞之湿碍人体清阳疏布,故起居养生首重睡眠。

三伏天时,阴气迫于阳气而藏伏故名“伏”。

一天之中,午时为阳中之阳,心经旺盛,易昏沉,需要伏枕小睡一会儿,育阴养心血。对神经衰弱、焦虑、心脏不好的人来说,午睡和晚间早睡尤其重要。

2、不厌于日

适当地晒晒太阳,对养阳气大有好处。

3、大汗淋漓时,忌马上洗冷水澡

出汗后马上洗冷水澡,会使全身毛孔快速闭合,内热散发不出去,很容易中暑;还会使脑血管迅速收缩,导致大脑供血不足,严重者会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4、夏不敞胸,热不凉背

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人,在炎热的夏天都要注意防寒。胸背受凉,容易出现肠胃、呼吸道和心血管系统疾病。睡觉时空调温度不宜过低,寒邪和风邪很容易侵入。

5、不宜剧烈运动

大量流汗会耗散津液、耗伤气血。

6、家中常备:藿香正气水;老人要备好速效救心丸、安宫牛黄丸。

7、静养修心,忌生气

暑湿本来就容易伤到心脏,这时更要保持心平气和,静养修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gfencaoa.com/lfcxgls/6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