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娃过中国节二十四节气
北京看皮肤科好的医院 http://m.39.net/pf/a_4655748.html 阳光娃知道什么是节气吗?节气是二十四个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成果和智慧的结晶。在为期两个月的假期中,我们将经历二十四节气中的四个节气,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来认识一下这四个节气。 01 小暑 小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夏天的第五个节气,表示季夏时节的正式开始。 每年7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时为小暑。 小暑过后,正逢“三伏天”的头伏热浪袭来。北方人习惯在小暑这天喝粥,主要是为了清热防暑和调理肠胃,炒绿豆芽成了小菜首选。很多地方还有“小暑吃藕”的习俗,因藕有开胃的作用,适合夏天食用。 02 大暑 大暑,二十四节气之一,夏季最后一个节气。公历7月22—24日交节。“暑”是炎热的意思,大暑,指炎热之极。 大暑相对小暑,更加炎热,是一年中日照最多、最炎热的节气,“湿热交蒸”在此时到达顶点。大暑气候特征:高温酷热,雷暴、台风频繁。 自古以来,民间有大暑三伏天饮凉茶(伏茶)的习俗,这种中草药煮成的茶水有清凉祛暑的作用。此外,还有烧伏香、晒伏姜等习俗。 晒伏姜 伏姜源自中国山西、河南等地,三伏天时人们会把生姜切片或者榨汁后与红糖搅拌在一起,装入容器中蒙上纱布,于太阳下晾晒。充分融合后食用,对老寒胃,伤风咳嗽等有奇效,并有温暖保健的功效。 喝伏茶 伏茶,顾名思义,是三伏天喝的茶。这种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药煮成的茶水,有清凉祛暑的作用。 喝暑羊 华北地区有在大暑这一天喝暑羊(即喝羊肉汤)的习俗。经过紧张的夏收劳动,人们非常疲倦,应该好好休息一下了。于是,全家聚在一起,每人吃一个香喷喷的新麦馍馍,喝一碗味道鲜美的羊肉汤。 吃仙草 广东很多地方在大暑时节有“吃仙草”的习俗。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唇形科仙草属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由于其神奇的消暑功效,被誉为“仙草”。茎叶晒干后可以做成烧仙草,广东一带叫凉粉,是一种消暑的甜品。 03 立秋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第13个节气,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于每年公历8月7-9日交节。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节点。 立秋并不代表酷热天气就此结束,立秋还在暑热时段,尚未出暑,秋季第二个节气(处暑)才出暑,初秋期间天气仍然很热。 关于立秋的诗词 《立秋前一日览镜》 [唐]李益 万事销身外,生涯在镜中。 惟将两鬓雪,明日对秋风。 《立秋》 [南宋]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04 处暑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四个节气。于每年公历8月22-24日交节。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 处暑的民俗活动很多,如吃鸭子、放河灯、开渔节、煎药茶、拜土地公等。 吃鸭子 “七月半鸭,八月半芋”,古人认为农历七月中旬的鸭子最为肥美营养。处暑这天,老北京人都会去买处暑百合鸭,而江苏地区,做好鸭子菜要端一碗送给邻居,正所谓“处暑送鸭,无病各家”。 放河灯 河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在水中放河灯,任其漂流,悼念逝者,祈保平安。 开渔节 处暑以后是渔业收获的时期,中国沿海地区常会在此节气举行多种形式的活动,欢送渔民出海,期盼渔业丰收。自年浙江省象山举办了第一届中国开渔节后,每年都会举办一次。开渔节不仅有庄严肃穆的祭海仪式,还开展各种文化、旅游、经贸活动,吸引了无数海内外客商、游客前往。使他们不仅领略到当地热烈的渔文化,也品尝了鲜美的海产品。 二十四节气歌 跟着二十四节气歌,一起动起来吧! 图文:沈怡璇 编辑:沈怡璇 审核:徐佩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gfencaoa.com/lfcxgls/9167.html
- 上一篇文章: 端午粽子都一样味道看完肇庆各地过节才发现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