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香的功效与作用食用方法及禁忌
降香的功效与作用-食用方法及禁忌 降香的功效与作用:降香为豆科植物降香檀,印度黄檀的树干或根部心材,降香的功效是活血散瘀,止血定痛,降气,辟秽,降香的作用是治胸胁疼痛,创伤出血,寒疝疼痛,降香用药禁忌是阴虚火盛,脉实便秘者禁用降香。 基本概述药名:降香 别名:降真香、紫藤香、降真、花梨母 功效分类:活血药、止血药 性味:辛、温、无毒 归经:肝经、脾经、肺经、心经 功效:活血散瘀、止血定痛、降气、辟秽 主治:胸胁疼痛、跌打损伤、创伤出血、寒疝疼痛、秽浊内阻之呕吐腹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研末吞服1--2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敷。 药材基源:降香为豆科植物降香檀、印度黄檀的树干或根部心材。 功效作用1、降香疗挺刃损伤,治痈疽肿痛。《玉楸药解》 2、降香配藿香:降香芳香辛散而不峻烈,微温化湿而不燥热;藿香散邪辟秽,理气化湿,止呕和中,醒脾开胃。二药合用,治疗暑夏寒湿,症见发热头痛,胸胁满闷,纳呆泛恶,腹痛吐泻,湿浊伤中者。 3、降真香,香中之清烈者也,故能辟一切恶气。入药以番舶来者,色较红,香气甜而不辣,用之入药殊胜,色深紫者不良。上部伤,瘀血停积胸膈骨,按之痛或并胁肋痛,此吐血候也,急以此药刮末,降香入药煎服之良。治内伤或怒气伤肝吐血,用此以代郁金神效。《本草经疏》 4、降香配乳香:乳香辛散苦降温通,气味芳香走窜,内能宣通脏腑,外能透达经络,功善和血化瘀,有止痛、伸筋、消肿、生肌之功,二药配伍,用于瘀血阻滞胸痹胁肋疼痛、痈疽疮肿、跌打损伤等证。 5、降香配当归:当归补血活血,行气止痛,二药合用,活血行气功效相加,用于跌打损伤,瘀血作痛。 6、降香主天行时气。《海药本草》 7、降香配三七:三七甘缓温通,苦降下泄,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之功,二药相合,用于咯血、吐血、外伤出血、跌打瘀痛、痈疽肿痛。 8、降香疗折伤金疮,止血定痛,消肿生肌。《纲目》 9、降香治金刃或打扑伤损,血出不止:降香香末、五倍子末、铜末(是削下镜面上铜于乳钵内研细)等分或随间加减用之,上拌匀敷。(《百一选方》) 10、降香配郁金:既入血分,行血中之气,破瘀止痛,又能疏肝解郁,行气止痛,二药合用,治疗气滞血瘀、胸胁刺痛。 11、降香配丹参:丹参苦能降泄,微寒清热,多有活血化瘀、凉血消肿之功。二药合用,化瘀力胜,丹参有清热之效,降香更有降气之能,故用于胸痹心痛、胁肋刺痛、痈疽疮肿。 12、降香治一切表邪,宣五脏郁气,利三焦血热,止吐,和脾胃。《本草再新》 13、降香配蒲公英:蒲公英苦散滞气,甘以解毒,寒能清热,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之功,二者相伍,一先于活血散瘀,一先于清热解毒,相须为用,治疗痈疽疮肿。 14、降香配威灵仙:威灵仙有祛风湿、通经络之功,二药相伍,皆可祛风通络,用于风寒湿痹、腰腿疼痛。 15、降香治外伤性吐血:紫降香3g、花蕊石3g、没药1.5g、乳香1.5g,共研极细末,每服0.3g童便(新尿出者)或黄酒1杯送服。(《现代实用中药》 16、降真香色赤,入血分而下降,故内服能行血破滞,外涂可止血定痛。又虚损吐红,色瘀味不鲜者宜加用之,其功与花蕊石散不殊。《本经逢原》 食用方法降香桃花散 组成:降香5钱、牛膝2两、桃花7钱、红花7钱、大红凤仙花7钱、白蒺藜1两。 制法:上为末。 用法:黑砂糖调,童便冲服。 功效:主治痧毒中肾。 来源:《痧胀玉衡》卷下。 降香润下汤 组成:牛膝1两、降香1钱、苏木1钱、栀仁1钱。 用法:水煎服 功效:主治负重奔走,纵情女色,六淫受伤,血从脊上,或呕或吐,势如潮涌,不可抑遏。 来源:医钞类编卷七 降香化瘀理气散 组成:丹参40克、川芎、蒲黄、降香、法半夏、枳实、瓜蒌皮、白术各20克、麦门冬30克、黄连12克。 制法:将上药共研细末,制成散剂,每次10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3个月为1个疗程。服药期间禁烟酒、辛辣、硬食。 功效:疏肝理气,祛瘀生新,养阴健脾,燥湿清热。 主治:慢性萎缩性胃炎。 来源:俞敏.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3(2): 降香宝花散 组成:郁金1钱、细辛3两、降香3钱、荆芥4钱。 制法:上为末 主治:痧胀、绞肠痧、心腹绞切大痛,或如板硬,或如绳转,或如筋吊;或如锥刺,或如刀刮,痛极难忍。轻者亦微微绞痛,胀闷非常。 用法:每服3匙,清茶稍冷服。 来源:《痧胀玉衡》卷下 用药禁忌1、血热妄行、色紫浓厚、脉实便秘者禁用降香。《本经逢原》 2、痈疽溃后,诸疮脓多,阴虚火盛,俱不宜用降香。《本草从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gfencaoa.com/lfcyfyl/10859.html
- 上一篇文章: 栀子花的功效与作用禁忌和食用方法栀子
- 下一篇文章: 紫薇花的功效与作用禁忌和食用方法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