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此时情绪此时天,无事小神仙诗词世界
北京最好皮肤科医院 http://www.jk100f.com/baidianfengzixun/zhiliaowuqu/17993.html大暑今天是7月23日,农历己亥年六月二十一,大暑。何以销烦暑,端居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今日大暑!一年中最热的时节来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大暑,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大暑”表示炎热至极,即夏天最热的时候。大暑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大暑三候7月23日我国古人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褥暑;三候大雨时行。一候腐草为萤萤火虫有二千多种,分水生与陆生两种,陆生的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上,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因此古人认为萤火虫是由腐草变成的。二候土润褥暑大暑时节,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地上也很潮湿。三候大雨时行大暑时常有大的雷雨会出现,这大雨使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大暑避暑7月23日众所周知,热在三伏。大暑正是“酷热”的时候,避暑是首要的话题。三国时候的袁绍在镇守河朔时,喜欢在三伏天约人喝酒,而且把自己灌醉,然后就不觉得热了,可以安心睡觉:昼夜酣饮,极醉,至於无知。云以避一时之暑,故河朔有避暑饮。没想到在多年后,宋代诗人梅尧臣,在避暑时仍然不忘调侃袁绍:高树秋声早,长廊暑气微。不须河朔饮,煮茗自忘归。你看,我在这深山古刹之中,与高僧煮茶论道,清谈避暑,比你那喝得酩酊大醉、忘乎所以,境界是不是高出了许多?避暑,依靠清风徐来,更需要平心静气。如香山居士白居易所言: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可惜,无论心境如何放平,终究也敌不过“清风不肯来,烈日不肯暮“的暑气。大暑养生7月23日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高温酷热,容易引发疾病,此时,做好养生尤为重要。多吃苦味食物苦味食物不仅清热,还能解热祛暑、消除疲劳。大暑时节,适当吃点苦瓜、苦菜、苦荞麦等苦味食物,可健脾开胃、增进食欲,不仅让湿热之邪对您敬而远之,还可预防中暑,可谓一举两得。饮伏茶自古以来,中国民间就有饮伏茶,晒伏姜,烧伏香等习俗。夏日常饮茶,还能有效预防中暑的发生。酷暑季节出汗多,身体缺水快,因此应养成主动饮水的习惯。说到防暑降温,其实热茶的效果要比冷饮好,而且维持的时间也更长。吃仙草大暑时节,广东很多地方有“吃仙草”的习俗。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唇形科仙草属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由于其神奇的消暑功效,被誉为“仙草”。茎叶晒干后可以做成烧仙草,广东一带叫凉粉,是一种消暑的甜品。大暑诗词7月23日二十四节气自古以来指导着农事生产,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诗词君奉上十首诗词,我们一起从古人的诗词中,窥探古人大暑时节的生活状态。《大暑》宋·曾几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经书聊枕籍,瓜李漫浮沉。兰若静复静,茅茨深又深。炎蒸乃如许,那更惜分阴。《销夏》唐·白居易何以销烦暑,端居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得,难更与人同。《夏日》韦应物已谓心苦伤,如何日方永。无人不昼寝,独坐山中静。悟澹将遣虑,学空庶遗境。积俗易为侵,愁来复难整。《夏夜叹》唐·杜甫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六月十八日夜大暑》宋·司马光老柳蜩螗噪,荒庭熠燿流。人情正苦暑,物怎已惊秋。月下濯寒水,风前梳白头。如何夜半客,束带谒公侯。《乙未六月大暑》元·方回平分天四序,最苦是炎蒸。在我须无欲,于斯患不能。又应当闵雨,谁识始藏冰。人力回元造,生生实所凭。《大暑水阁听晋卿家昭华吹笛》宋·黄庭坚蕲竹能吟水底龙,玉人应在月明中。何时为洗秋空热,散作霜天落叶风。《毒热寄简崔评事十六弟》唐·杜甫大暑运金气,荆扬不知秋。林下有塌翼,水中无行舟。大暑寄语7月23日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赤日炎炎,蝉鸣阵阵,盛夏的酷热,让人烦躁。我们无法改变暑热的天气,却能调整我们的心态。正如李白的《夏日山中》诗: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李白不想摇扇子,裸着身子呆在青翠的树林中。脱下头巾挂在石壁上,任由松树间的凉风吹过头顶。李白对待夏日,透着一种自在的闲适。无法改变环境的时候,不如放平心情。当心沉静下来的时候,那点滴的清风,也会觉得凉爽无比。大暑时节,酷热无可避。瓜果邀儒客,菰蒲长墨池。绦纱浑卷上,经史待风吹。备上冰镇的瓜果,摆上墨案,与友人论诗写作,不失为一件雅事。大暑时节,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愿你在最热的时节,有人送你一缕清凉,有人慰你心中感伤。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gfencaoa.com/lfcyfyl/11367.html
- 上一篇文章: 广东侨乡台山七夕应节食品热销中国新闻网
- 下一篇文章: 大暑将至,记得吃2果1汤1草,轻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