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味日记所有的凉意都抵不过一碗凉粉
凉粉是一种特别的食物 能吃遍一年四季 从夏天吃到冬天 从南方吃到北方 rocky还记得,在国内的日子 每当秋天温度降下来的时候 街头的凉粉店 店门口不会冷清反而热闹了不少 吃上一碗炒凉粉 什么凉意都散的差不多了 就像现在澳洲的天气 如果能吃上一碗凉粉简直是爽爆了 不同地方的凉粉存在很大差异 一个简单的食物 在中国竟然有20多种! 各个地区的吃法都不一样 ·Whatis南北方凉粉· 南方的凉粉,是用一种叫「凉粉草」的植物熬汁,冷却而成,加入蜂蜜、糖水就是一碗滑嫩可口的甜品,在广州、潮汕、梅州、福建等地很受欢迎。 北方讲的凉粉,指的是用米、豌豆等薯类淀粉做成的粉条,加辣油、醋和葱花,搅拌均匀着吃。 这里的北方也不仅包含北方城市,很多川渝地区也会将凉粉拌着吃或炒着吃,例如成都等城市. 总的来说,由rocky观察来看,南方黑色的凉粉一般都用于甜食,而北方白色透明的凉粉制作方法多样,酸的、辣的样样都行。 rocky没有想到,叫着同一个名字“凉粉”差异竟然这么大! //凉拌凉粉// 凉拌的时候并不用刀子切凉粉,而是用一个特制的圆形的象浅勺般上面布满圆孔的的铁皮——锼子 一圈圈在凉粉上盘旋,粉条就从那一个个圆孔中出来了,然后装在碗里,加上红色的辣椒水、绿的的荆芥、麻油、香醋、细盐、大蒜汁等调料。 在成都地区,有一种凉粉很有名,伤心凉粉 它是川渝地区的一道名小吃,至于为什么叫“伤心凉粉”,是因为吃过伤心凉粉的人都会辣得泪流满面,这个名字可以说是十分简单粗暴了。 //煎粉// 煎粉和凉拌相比有点复杂,是个手艺活儿。煎粉要有炉子和锅,卖煎粉的炉子很小,是一个真正的农家柴火炉子,用泥巴打成的炉膛,不用煤炭做燃料,只用麦干、豆秸之类。 锅是平底的黑铁锅。卖家先将凉粉切成麻将大小,然后在锅里放上油盐葱姜之类,用文火将凉粉煎成金黄,香气四溢,让人垂涎。 //炒凉粉// 把凉粉切成块,放在平底锅里加热。要加入蒜苗,酱油,豆瓣酱,最重要的是辣椒。在锅中加热,老远就能闻见香气。客人点一份炒凉粉,直接盛出来便是了。 炒凉粉说起最好吃的,是平底锅最下面的一层。因为凉粉长时间加热后容易在锅底结成锅巴,调料的香味儿渗进去,再加上锅底的香脆,美味总是在最下面。 (炒凉粉一定要多加辣椒。辣味与香味能冲翻你的天灵盖。) 北方凉粉的原料通常是豌豆、绿豆、黄豆、大米、荞麦仁儿、胡豆等食材,通常富含淀粉的豆类都可以制作。 ·南方凉粉· 而南方凉粉的原料是一种凉粉草,又叫「仙人草」。它长得很像mojito用到的薄荷,搓碎还有黏黏的胶质,只要把它的茎叶插在泥土里,自己就会咻~咻地长起来,很好养。 人们习惯把新鲜的仙草晒干,一来方便储存,二来味道会更加浓郁,和晒香菇一样的道理。 做的时候,将干仙草加水煮沸,然后倒进米浆熬成胶质的汤汁,冷却以后,就是像果冻一样duang的凉粉了。 成形的凉粉看起来和龟苓膏很像,但它们是不同的食物。凉粉的真正颜色是灰褐色,龟苓膏偏黑 其次,凉粉带有草本天然的清香,龟苓膏加了龟板、茯苓等药材,所以味道偏苦 ·凉粉,又叫草粿、仙人粄· 一种食物到不同的地方,自然会带上当地的风俗和文化。凉粉也是如此,到了潮汕要叫「草粿」(读guǒ),这样才显得出它和笋粿、粿条、菜头粿一样,是当地人有感情的日常小吃。 凉粉一般会搭配糖浆,也可以加白糖,加白糖的草粿,滑嫩中带点砂质的口感,还有一丝丝新鲜的感觉。 新加坡、马来西亚的仙草粿,也是由潮汕人带过去的,翻译成英文又叫「grassjelly」 当地的店家会用这种透明的箱子装着草粿,里面搁上冰块冷藏。 同样的道理,凉粉要变得有客家的风味,就得带上「粄」(读bǎn)字,叫做「仙人粄」。把仙人粄装杯以后,拌上香蕉露,就是梅州人吃不腻的甜点。 ·凉粉的进化版——烧仙草· 在台湾,人们夏天里吃凉粉(台湾叫仙草冻)、仙草刨冰,冬天里会熬上一碗热热的、粘糊糊的仙草汤,配上软烂的花生、红豆,争取一年四季都可以享用到仙草的美味。 每一口都是仙草的浓郁 由于「热」的台语发音是「烧」,台湾人索性把这种口感丰富的仙草汤取名为「烧仙草」,来彰显台湾的地道风味。 随着烧仙草越来越流行,就连吃的时间和吃法也变得随心所欲。芋圆、番薯、粉圆、芋头...和各种Q弹、绵密口感的好料搭配。 是凉粉,也是草粿、仙人粄、仙草冻;可以拌着白糖吃,也可以做成烧仙草,始终不变的,是这口味道。 rocky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gfencaoa.com/lfcyfyl/2720.html
- 上一篇文章: 今日大暑蒸煮模式开启
- 下一篇文章: 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