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熠熠孤光动,翩翩度水来
大暑 《二十四节气志》作者 宋英杰 每年7月23日前后进入大暑节气,“大者,乃炎热之极也”。“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是一年之中最炎热的时期。 大暑,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rù(闷热)]暑,三候大雨时行。 腐草为萤,草木腐败之后化为萤火虫,这当然是古人的误解,但也折射出古人的生命运化观。“轻罗小扇扑流萤”,谓为“烛宵”的萤火虫,是大暑时节的形象代言物。土润溽暑,是指热烘烘的湿气盛行。古人说:“(农历)六月徂(cú)暑。”所谓暑,是因溽而暑。“大暑到,树气冒”,大暑,能够称其为大,湿气蒸腾的闷热,是其最重要的特征。 △图中国书画诗词院 网上曾有一个题目:“用一句话形容你那里的天气有多热?” 网友们诙谐并略带夸张的回复中,透露出暑热的煎熬: 我这条命,是空调给的! 在路上摔倒了,90%的面积是烫伤! 我和烤肉之间,只差一把孜然! 打败我的,不是天真,是天真热! 东汉王粲的《大暑赋》中有这样一句“患衽席之焚灼”,其实与当代网友的说法非常相似,也同样是在感慨躺在床上仿佛铁板烧嘛!令人深感“欲避之而无方”。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苏轼以风和气来刻画豪情,但能否浩然、能够快哉,也要有合适的温度相匹配。否则,“风既至而如汤”,有点风,也反而是加重焚灼感的热风。 △图中国书画诗词院 大暑时节,北方陆续进入雨季。其中最著名的说法是:七下八上(7月下旬至8月上旬)。平常雨水贵如油,雨水来了又发愁。南方虽然雨水多,但分布于数个多雨时期之中,最好能“少吃多餐”。但北方是平时饥渴难耐,一年就吃这一顿饱饭,很容易吃撑。平时骨瘦如柴,一顿吃成虚胖。 对于气温,担心太热,更担心不热;对于降水,担心太过,更担心错过。真的是亦盼亦患。 《管子》有云:“大暑至,万物荣华。”季风气候背景下,我们所说的“靠天吃饭”,实际上还是靠夏天吃饭。有万物之荣华,才可能有万民之富足。 “平分天四序,最苦是炎蒸”,但古人也深知,“(农历)六月宜热,于田有益也”。 六月不热,五谷不结。 六月盖夹被,田里不生米。 大暑不暑,五谷不起。 大暑无酷热,五谷多不结。 大暑炎热好丰年。 人在屋里热得燥,稻在田里哈哈笑。 大暑,我们苦夏,它们乐夏。既然我们以五谷为养,它们笑哈哈,我们苦哈哈便也值得了。 从全国地区的平均气温而言,大暑的到来,各地进入一年最热的时期。热浪来袭的同时,雨季由南方向北方转移。在这“水深火热”的日子,大家要及时做好防暑、防晒、防雨工作! 宋英杰:大暑时节,雨热双击来袭! 大暑·遇见萤光自兴国往筠宿石田驿南二十五里野人舍 溪上青山三百叠,快马轻衫来一抹。 倚山修竹有人家,横道清泉知我渴。 芒鞋竹杖自轻软,蒲荐松床亦香滑。 夜深风露满中庭,惟见孤萤自开阖。 咏萤火 雨打灯难灭,风吹色更明。 若非天上去,定作月边星。 萤火 幸因腐草出,敢近太阳飞。 未足临书卷,时能点客衣。 随风隔幔小,带雨傍林微。 十月清霜重,飘零何处归。 咏萤 的历流光小,飘飖弱翅轻。 恐畏无人识,独自暗中明。 玉阶怨 夕殿下珠帘,流萤飞复息。 长夜缝罗衣,思君此何极。 △图均来自视觉中国 大暑·民俗制图丨陈斐然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大暑节气的到来,往往意味着“蒸煮模式”的开启,极端高温天气有可能经常出现,大家要当心身体和情绪“中暑”。在这个全年最热的时节里,更要保持心平气和。 品读大暑 大暑赋 转眼已到大暑节气。“暑”字烈日当空,《说文解字》讲,暑就是热。建安七子中陈琳的《大暑赋》开头就是“土润溽而歊烝,时淟涊以溷浊”。热气蒸腾,滚烫而污浊的热风将一切都郁闷成红色。同为建安七子,王粲的《大暑赋》写出汗,“气呼吸以祛裾,汗雨下而沾裳,就清泉以自沃,犹淟涊而不凉。”汗如雨下,即使埋进清泉,污秽仍挥之不去。 陈琳、王粲等人的暑气皆阴郁,独在曹植赋中,才能读到被骄阳晒透,白云亮到耀目的那种感觉,曹植与建安七子由此才构成气度上的区别。曹植说,日神羲和驾车,南宫朱鸟起舞,“晒扶桑之高炽,燎九日之重光”。大暑在这样的背景下才“赫其遂蒸”,赫是鲜亮之红,鲜亮而成显赫。曹植以“蛇蜕皮于灵窟,龙解角于皓天”强调暑气鼎沸——温风赫曦,草木低垂,山崩海沸,沙融砾烂,飞鱼断水,潜龟浮岸,农夫不再耕耘,织女不再机杼,“背暑者不群而齐迹,向荫者不会而成群”。 “云屋重构,闲房肃清。寒泉涌流,玄木奋荣,积素冰于幽馆,气飞结而为霜。奏白雪于琴瑟,朔风感而增凉。”在这滚滚云山脚下有闲房一栋,被浓重的云影遮成幽静。寒泉汩汩,森林奋荣。幽深之中,室内素冰结为霜花,满屋回荡着清越的阳春白雪之曲。我想,这就是气度的作用——曹植越过了暑热,在大暑中看到的就只是清凉。 节选自《四季小品》/朱伟 著 销暑白居易 何以销烦暑,端居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得,难更与人同。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其一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大暑曾几 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经书聊枕籍,瓜李漫浮沉。兰若静复静,茅茨深又深。炎蒸乃如许,那更惜分阴。 节令民俗 喝暑羊 “喝暑羊”是流行在鲁中南和鲁西南地区的大暑习俗。其中,以单县羊汤最为闻名。伏暑的羊汤汤质优美、营养丰富,具有健腺益气、温补肾阳的良好功效。 送“大暑船” 送“大暑船”是浙江沿海地区,特别是台州好多渔村都有的民间传统习俗,其意义是把“五圣”送出海,送暑保平安民。 吃“仙草” 广东很多地方在大暑时节有“吃仙草”的习俗。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茎叶晒干后可以做成烧仙草。民谚说“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 吃凤梨 大暑期间,我国台湾有吃凤梨的习俗,民间百姓认为这个时节的凤梨最好吃。加上凤梨的闽南语发音和“旺来”相同,所以也被用来作为祈求平安吉祥、生意兴隆的象征。 节令提示 今日天气 内蒙古中部、华北北部等地有较强降雨。内蒙古中部、华北北部和南部、四川盆地西部、云南大部、华南南部沿海、海南岛东部等地有中到大雨,其中,内蒙古中部偏南地区、海南岛东北部、雷州半岛、云南西部边缘等地局地有暴雨;上述部分地区有短时强降水、局地伴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养生食补 俗语说,“冬吃萝卜夏吃姜”。夏天虽热,但阳气在表,阴气在里,所以要吃暖胃的姜。清晨之时,人的胃气有待升发,吃点姜可以健脾温胃,鼓舞阳气升腾。 冬补三九,夏补三伏。家禽肉是低脂肪高蛋白的食物,特别适合脑力劳动者、神经衰弱者。 多吃一些冬瓜、薏米、茯苓、山药等食物,最好以这些食材熬粥或煮汤。也可用新鲜的藿香叶、薄荷叶、佩兰等煮汤或熬粥。 心理保健 应保持乐观情绪,戒躁戒怒;遇到不顺心的事,要学会冷处理;规律睡眠,戒烟限酒。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gfencaoa.com/lfcyfyl/2977.html
- 上一篇文章: 寻味顺德逢简水乡最值得去的菜馆,品味
- 下一篇文章: 破壁灵芝孢子粉的功效及食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