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暑伏当中,过候入秋
大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太阳位于黄经°。大暑期间,汉族民间有饮伏茶,晒伏姜,烧伏香等习俗。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很多地区的旱、涝、风灾等各种气象灾害也最为频繁。 ? 何 为 大 暑 ? 《月令二十四節氣集解》曰:“大暑,六月中。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 “大者,乃炎熱之機也。”此時天氣烈於小暑,故名曰大暑。 大暑,二十四節氣的第十二個節氣。夏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一年中最熱的三伏天已然來臨。 明日大暑。 ? 大 暑 气 象 ? 暑热程度从小到大,大暑之后便是立秋,正好符合了物极必反规律,可见大暑的炎热程度了。 ? 大 暑 物 候 ? 螢火蟲有水生和陸生兩種,陸生的螢火蟲產卵於枯草上,大暑時節孵化而出,古人認為螢火蟲是由腐草變成的。 溽,是湿的意思,此时天气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 大的雷雨天氣頻繁出現,邯鄲、太原、石家莊、北京等城市相繼進入今年的多雨模式。 大雨又使暑濕減弱,天氣開始要向立秋過度了。 ? 大 暑 习 俗 ? 大暑送“大暑船”活动在浙江台州沿海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大暑船”完全按照旧时的三桅帆船缩小比例后建造,船内载各种祭品。活动开始后,50多名渔民轮流抬着“大暑船”在街道上行进,鼓号喧天,鞭炮齐鸣,街道两旁站满祈福人群。“大暑船”最终被运送至码头,进行一系列祈福仪式。随后,这艘“大暑船”被渔船拉出渔港,然后在大海上点燃,任其沉浮,以此祝福人们五谷丰登,生活安康。 山东不少地区有在大暑到来这一天“喝暑羊”(即喝羊肉汤)的习俗。在兰陵(现枣庄市),不少人大暑这天到当地的羊肉汤馆“喝暑羊”。 广东很多地方在大暑时节有“吃仙草”的习俗。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唇形科仙草属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由于其神奇的消暑功效,被誉为“仙草”。茎叶晒干后可以做成烧仙草,广东一带叫凉粉,是一种消暑的甜品。 大暑期间,台湾有吃凤梨的习俗,民间百姓认为这个时节的凤梨最好吃。加上凤梨的闽南语发音和“旺来”相同,所以也被用来作为祈求平安吉祥、生意兴隆的象征。 ? 大 暑 摄 生 ? 大暑亦为“酷暑”,红霞高照,平均气温在人们的热耐受32℃以上。因夏日暑气流行,引动人体火气旺盛,容易五行失衡,心生烦闷。此时应使志勿怒,使气得泄,从而心气和畅的度过夏季。 在大暑期间,人体能量消耗明显多于其他季节。上班族更应注意劳逸结合,尽量不加班工作,减轻体力消耗和大脑负担,不熬夜,适当安排午休。 大暑是全年温度最高,阳气最盛的时节,人体阳气有随之欲升的趋势,借助这个时间节点,可更好的扶阳祛寒。同时,可为秋冬储备阳气,令人体阳气充足,至冬季时则不易被严寒所伤。通俗来讲就是“冬病夏治“,故对于那些每逢冬季发作的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腹泻、风湿痹证等阳虚证,是最佳的治疗时机。 ? 赏 心 趣 事 ? 杨万里曾在诗词中写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大暑,农历六月中,风吹着荷叶泛起层层碧浪,那万绿丛中的荷花,在太阳光的照耀下,映得极红,看上去灼灼动人。 紫苏:一年生直立草本植物,在中国种植应用约有近年的历史。明代李时珍曾记载:“紫苏嫩时有叶,和蔬茹之,或盐及梅卤作菹食甚香,夏月作熟汤饮之”。紫苏既能发汗散寒以解表邪,又能行气宽中、解郁止呕,能散表寒,发汗力较强,用于风寒表症,见恶寒、发热、无汗等症。 仔姜:也称嫩姜,是夏末秋初时节采收的姜。颜色淡黄,抽枝的部分呈现漂亮的紫红色。仔姜的表皮非常薄,肉质细嫩,口感清脆。特别适合腌制泡菜、酱菜,也可以直接切丝炒制。仔姜不像其他品种的姜有那么重的辛辣味。它鲜嫩可口,还有保健作用,是可以作为菜肴主料的食材,故古人称之为“蔬中佛士”。 做法: ①仔姜洗净,晾干水份。 ②切成尽量薄的片,加一点盐腌半小时左右。 ③紫苏洗净,不用去杆。 ④紫苏放适量冰糖和白醋加一点水煮开后晾凉。 ⑤煮好的紫苏糖醋汁呈漂亮的红色,紫苏越多越红。 ⑥腌制好的嫩姜挤去多余的水,加入紫苏糖醋汁。装在无油无水的容器中,密封冷藏2天左右可食用,早上吃最佳。 夏安!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gfencaoa.com/lfcyfyl/51.html
- 上一篇文章: 教你春天怎么吃春菜,还备好了一年的食谱,
- 下一篇文章: 骤雨,孕育,赏红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