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馄饨夏至面,咬春吃春卷,啃秋吃西瓜,谷雨采茶食香椿……那些与节气相关的食物和习俗,背后都是古人的智慧!细细体味舌尖上的节气,学习怎么吃才健康!收藏学习,做个有文化的吃货!

立春吃春卷:立春的重要习俗就是“咬春”。“咬春”是人们对“一年之计在于春”的美好祝福。民间传说吃了春卷和其中所包的各种蔬菜,将使农苗兴旺、六畜茁壮。有的地区认为吃了包卷芹菜、韭菜的春卷,会使人们更加勤(芹)劳,生命各加长久(韭)。

雨水吃龙须饼:雨水气节中的最后几天就是民间说的“二月二,龙抬头”,人们吃龙须饼来怀念大旱中因悯农降雨而被罚压在山下的天龙。

惊蛰吃驴打滚:惊蛰过后,大地复苏,俗话说“惊蛰过,白虫苏”,人们吃驴打滚寓意着“害虫死,人翻身”。

春风吃春菜:春分时节,不少地方有“吃春菜”的习俗,对于春菜,比较常见的说法认为是指野苋菜,也有人认为泛指这个时候能吃到的各种时令蔬菜。这与《黄帝内经》中养生要“食岁谷”(吃时令食物)的观念不谋而合。

清明吃青团: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的风俗。青团是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也可以用其他绿色菜叶代替)捣烂后挤压出汁,接着取用这种同汁晾干后的水磨纯米粉搅拌均匀揉和后始制作的。

谷雨采茶食香椿:谷雨前后,春茶开始采收。正所谓“阳春三月试新茶”。谷雨采摘的新茶,具有生津止渴、消暑清热、祛病延年的功效,精通茶道的人就常说品茶应品谷雨茶。同时谷雨前后的一段时间也正是香椿上市的时节,这时的香椿醇香爽口,营养价值高,故有“雨前香椿嫩如丝”之说。

立夏吃鸭蛋:俗话说:“立夏吃了鸭蛋,热天不疰夏”。相传从立夏这一天起,天气晴暖并渐渐炎热起来,许多人特别是小孩子会有身体疲劳四肢无力的感觉,食欲减退逐渐消瘦,称之为“疰夏”。古人认为,鸭蛋圆圆溜溜,象征生活圆满,立夏日吃鸭蛋能祈祷夏日平安,经受“疰夏”的考验。

小满吃苦菜:我国古代将小满分为三候:“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周书》中,既有“小满之日苦菜秀”之说。苦菜也是中国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

芒种吃梅子:芒种前后梅树刚好结出梅子,梅子太酸不宜直接吃。于是,古人就发明了各种煮梅的方法。芒种当天动手做,既饱口福,又很有风雅的形式感,三国时就有“青梅煮酒”的典故。

夏至吃面: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意用面条之长短比喻夏至之长昼。而且夏至时恰巧也是麦子刚刚收割完毕的时节,吃面也有品尝新麦的含义。

小署食新米:“吃新”乃“吃辛”,小署“食新”,既在小署过后尝新米。小署时农民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做好饭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然后人人吃尝新酒。

大暑吃仙草:大暑到来,也就意味着一年最热的日子到了。仙草又名凉粉草、神仙草,具有很好的消暑功效,因此民间有“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的谚语。

立秋啃西瓜:“立秋”预示夏天过去,秋天来临。人们通过立秋吃西瓜的“啃秋”来表达“啃下酷夏、迎接秋爽”的祈愿,民间还有立秋吃西瓜可免除冬天和来春腹泻的说法。

处暑吃鸭子:“处暑”到来表示炎热的暑天就要终止了,饮食应遵照润肺健脾的原则,常吃些清热、生津、养阴的食物,鸭子味甘性凉特别适合此时食用。因此俗语中也有“处暑送鸭,无病各家”的说法。

白露喝米酒:俗谚语:“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故此,民间多在白露时节食用温补之物,米酒的营养成分容易被人体吸收,它能活期养血、滋阴补肾,还能增进食欲,补充夏季人体的“亏损”。旧时江浙地区有白露一到,家家酿酒,用以待客的习俗。

秋分吃芋饼:芋头因温软易消化,加上秋天正是吃芋头的季节,所以民间有秋分气节有吃芋饼的习俗。

寒露吃芝麻:寒露后,天气由凉爽转向寒冷。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四时养生理论,这是人们应养阴防燥,润肺益胃。于是,民间就有了“寒露吃芝麻”的习俗。

霜降吃柿子:柿子的最佳成熟期在霜降前后,霜降时节的柿子,大个,皮薄,汁甜,可谓达到了最佳使用状态。柿子有润肺生津,清热止血,解酒化痰的功效,民间也有霜降吃柿子冬天就不容易感冒流鼻涕的说法。

立冬吃饺子:吃饺子的由于饺子来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故“交”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

小雪腌腊肉:民间有:“冬腊风腌,蓄以御冬”的习俗。小雪后气温急剧下降,天气变得干燥,是加工腊肉的好时候。小雪节气后,把多余的肉类用传统方法储存起来,等到春节时正好享受美食。

大雪喝粥:大雪节气代表着开始进入最寒冷的严冬。此时多喝养生粥,有助于润养肺燥,增强肌体免疫力,是食疗进补,维护健康的绝佳选择。

冬至吃馄饨: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燕京岁时记》云:“夫馄饨之形有如鸡柳,颇似天地混沌之象,故于冬至日食之”。除了形态相似,“馄饨”也与“混沌”谐音。冬食馄饨,有利于寒冷季节热能的储蓄。

小寒喝腊八粥:一般小寒过去,腊八节也就近了,因此小寒时节素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等熬成,有调脾胃,补中益气,补气养血,驱寒强身,生津止渴的功效。

大寒吃年糕:民间素有“大寒小寒,冷成一团”的说法,在这个一年最冷的时期,有吃糯米驱寒的传统习俗。而且“大寒”这天吃年糕还有“年高”之意,带着吉祥如意、年年平安、步步高升的好彩头。

(图文来源于网络)

小编甜滋滋:那个青团柳州话叫“艾粑粑”,也是“清明粑”。一年吃下来,五谷大丰收啊!

赞赏

长按







































哪医院治白癜风比较好
北京市中科医院好不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gfencaoa.com/lfcyfyl/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