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能治好白癜风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detail.html

闲话仙草

-文/王继峰-

在客家地区,有一种以仙为名的小小植物,名为仙草,又名仙人草。

仙草是唇形科草本植物,生命力顽强,对土壤、气候没有太大的要求。它扎根于田间地头,叶片小巧青翠,植株矮小,外形普通得和野草没有区别。它与万物苍民共成长、共喜忧,每天在俗世中修炼,悠然自得。世间的草木成千上万,而偏偏只有这种不起眼的草享有仙名。

传说,仙草的得名是因为后羿。上古之时,天有十日,人间酷热难当。骁勇善战的后羿射了九颗太阳,从此人间变得清凉。王母娘娘赐后羿成仙之药,当作嘉奖。结果妻子嫦娥把仙药偷吃了,升仙奔月。留在人间的后羿备受煎熬,郁郁而终,死后坟头上长出一种神奇的草。此草能降温解暑、清心除火,百姓把它叫作仙人草,又叫仙草、凉粉草。

这种传说由上古神人化育的植物,确实有它的特别之处。仙草性凉味甘,清热利湿凉血,可以制作各种消暑、解渴的食品。仙草还能入药,用于降血压、除热毒、缓解肌肉关节疼痛。

仙草最为客家人熟知的,是它的化身——仙水冻。许多城里长大的客家人一生都没见过它的真身,但却经常享用它的这个化身。仙水冻深受客家人喜爱,是许多人从小到大都陪伴着的消暑佳品。把仙草的植株晒干后煎汁,冷却后变成又软又韧的黑色胶状物,放入冰箱静置,就成了仙水冻。盛夏之时,舀一碗冒腾着凉气的仙水冻,拌上白糖或蜂蜜,唇齿间荡漾着清爽甜蜜,让人回味无穷。那种泌入心脾的透凉,能将五脏六腑的闷热驱赶到九霄云外,吃起来感觉飘飘欲仙。

武平仙水冻

粤东客家地区以及福建武平与之临近的下坝、岩前、民主等乡镇,把仙水冻称为仙草冻或仙人粄。而在赣南客家地区以及武平与之临近的东留镇,仙人粄是另一种仙草制品。仙草在水锅里熬到一定的火候时,倒入适量淀粉、红薯粉或米粉,不断搅拌,待汤液变成糊状后倒出冷却,就成了颜色深绿、比米糊还稠的仙人粄。加上香葱、油盐,既可解馋又可充饥。

赣南和武平东留的仙人粄

无论是仙水冻、仙草冻,还是仙人粄,单听名字,就感觉仙气飘飘。仙水冻传到台湾后,却多了一种热烈的人间烟火味,更名为烧仙草。

烧仙草,是台湾人将苗栗客家人的仙水冻发扬、改良后的仙草制品。它反客为主,成了台湾、闽南的著名小吃,还风靡于日本和东南亚地区。而它的孪生哥哥仙水冻反倒默默无闻,鲜为客家族群外的人所知。夏天,烧仙草冷冻后加到椰奶西米露或者是珍珠芋圆奶茶中,清凉美味,别有一番风味;冬天,刚出锅的烧仙草热气腾腾,每一口都足以驱散冬日的严寒,让食用者感到温馨甜蜜。再加入炒花生、细粉圆、花豆、绿豆、红豆等佐料,口感更丰富。

冰的烧仙草

热的烧仙草

仙草是武平县的重要经济作物。武平大面积种植仙草,颇具规模,是全国重要的仙草种植、生产基地。下坝乡露冕村有位农民企业家邱福平,他别出心裁,发明油炸仙草,将仙草以菜品的形式搬上餐桌。选取仙草的嫩叶,蘸上蛋汁、淀粉汁、椒盐,在油锅里炸熟,便成一道特色菜。一片片青翠与金黄相间的叶子躺在桌上,色香味俱全,成了款待客人的席上之珍。仙草的清凉属性,使这道菜的火气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化解。

年1月3日,武平作协、武平诗协走进武平下坝灵芝仙草基地采风

近年来,仙草还成了国内凉茶界的宠儿。在全国范围内,仙草最为国人所知的制品,是闽粤港地区生产的三种凉茶——和其正、王老吉、加多宝。这三种凉茶的配方和制作工艺大同小异,口感也没多大区别。此时的仙草,已化身为甘甜的饮品,被国人不分四季地请上餐桌,极受欢迎。王老吉的创始人是清朝道光年间的王泽邦,据说广东大埔王姓客家人的后裔。

从田头到街肆、药厂、餐桌,从植物到饮料、药材、食品,仙草一次次巧妙化身,在各种场合施展“仙术”。这种其貌不扬的小小植物,难怪会被世人冠以仙名。

文章来源:《闽西日报》(年5月11日)

图片来源:王丽琴以及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gfencaoa.com/lfcpzff/10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