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暑小知识
防暑小知识 夏季炎热,但现在还未到最热的时候。按照中医理论,小暑是人体阳气旺盛的时候。任何一个人,只要阳气旺盛,就会百病不侵。小暑虽不是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但紧接着就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大暑,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由于出汗多,消耗大,再加之劳累,所以不能忽略对身体的养护。 一、少动多静 炎炎夏季,骄阳普照,地热蒸腾,正是人体阳气活动旺盛之时,养生也宜侧重于养阳才能顺应季节变化。人们在工作生活之时,要注意劳逸结合,保护人体阳气。这个时候,最好坚持“少动多静”的原则,最好到大自然中去,步山径、抚松竹,还可以在环境清幽的室内,读书习字、品茶吟诗、观景纳凉。运动最好选在早上和晚上,晨练不宜过早,以免影响睡眠。 二、注意防暑 露天工作者和老人、婴儿、病人最需要注意防暑。多喝茶水、绿豆汤,多食清淡食物,勤洗澡、勤换衣,保障充足的睡眠,外出采取防晒措施,涂抹防晒霜,打遮阳伞,佩戴太阳镜,活动不要过量,避开中午时段活动,注意劳逸结合,避免疲劳驾驶,注意收听气象部门发布的“高温警报”、“中暑指数”、“紫外线指数”预报,等等。注意,盛夏时节最好不要光着上身,应当适当穿些衣物,一来可隔热,二来可以阻挡紫外线的照射。紫外线既容易产生热量,又容易导致晒伤。 三、注意饮食 1、忌大量饮水 喝水应该采取少量、多次饮水的方法,每次以不超过毫升为宜。切忌狂饮不止。因为,大量饮水不但会冲淡胃液,进而影响消化功能,还会引起反射排汗亢进。结果会造成体内的水分和盐分大量流失,严重者可以促使热痉挛的发生。 2、忌饮食不洁 忌食变质、不洁食物。大暑节气细菌繁殖极快,易致食物中毒,症状主要是发热,寒战、腹痛,腹泻、脓血便、里急后重等,要尽快看医生。此外,要注意饮食卫生,注意灭蝇,不吃不干净的饭菜,最好当天的饭菜当天吃,隔夜饭菜要煮沸、热透。 3、忌单纯进补 人们中暑后,暑气未消,虽有虚症,却不能单纯进补。因为进补过早的话,则会使暑热不易消退,或者是本来已经逐渐消退的暑热会再卷土重来,那时就更得不偿失了。 4、忌大量食用生冷瓜果 大量吃进生冷瓜果、寒性食物,会损伤脾胃阳气,使脾胃运动无力,寒湿内滞,严重者则会出现腹泻、腹痛等症状。冷饮不能过量,不宜过食冰镇食物、冰冻饮料、冰淇淋等。 5、忌辛辣食物 少量辛味食物,忌食酸涩辛辣、性属湿热助火之品及油煎熏烤之物,如生葱、生蒜、生姜、芥末、胡椒、辣椒、茴香、桂皮、韭菜等。若不感燥热时,亦可适量吃些辛辣食物,令脾胃的功能活跃起来。多喝一些消暑去湿的汤水,例如用冬瓜、葛根、莲叶、牛大力、冬瓜子、赤小豆、扁豆煲汤;亦可煲酸梅汤。在晒太阳后,芥菜汤能有效驱散暑热。 6、忌吃大量油腻食物 夏季心火当令,燥热的食物当然要戒吃,以免“火上加油;同时不宜多吃肥腻食物,以免造成消化不良。如果吃了大量的油腻食物会加重胃肠的负担,使大量血液滞留于胃肠道,输送到大脑的血液相对减少,人体就会感到疲惫加重,更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忌生食海鲜或死的动物性食物。 大暑天适宜吃的食物 1、黄瓜 黄瓜“气味甘寒,服此能清热利水”,所以,酷热的夏天多吃些黄瓜是有好处的。黄瓜的含水量为96%~98%,为蔬菜中含水量最高的。 2、鸭肉 每克鸭肉含蛋白质16.5克,脂肪7.5克,还含有钙、磷、铁、多种维生素及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因其常年在水中生活,性偏凉,有滋五脏之阳、清虚劳之热、补血行水、滋阴养胃、利水消肿的功效。《名医别录》中称鸭肉为“妙药”和滋补上品。民间亦有“大暑老鸭胜补药”的说法。 3、冬瓜 冬瓜有很好的清热解暑功效,夏天多吃些冬瓜,解渴消暑、利尿。 4、仙草 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唇形科仙草属草本植物。为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由于其神奇的消暑功效,被誉为“仙草”。茎叶晒干后可以做成烧仙草,广东一带叫凉粉,是一种消暑的甜品。本身也可入药。民谚: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烧仙草是台湾著名的小吃之一,有冷、热两种吃法。烧仙草的外观和口味均类似粤港澳地区流行的另一种小吃龟苓膏,也同样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但这款食品孕妇忌吃。 大暑天的注意事项 大暑期间,首先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情。注意防暑降温,尽量不要在中午高温的情况下外出,尽量不要长时间在高温下工作。不要过度贪图凉快,长时间待在温度过低的环境中,长时间坐卧在阴寒潮湿的地方,睡觉时风扇不要对着吹,容易造成感冒。 大暑期间的饮食要遵循食物多样的原则,清淡,多吃蔬菜,水果,豆类等。不要吃过多生冷的食物,冰棍,冷饮等。特别是老人,儿童,孕妇。 多喝汤水,补足水分。绿豆汤,酸梅汤等解暑的汤,也可以做一些海米冬瓜汤,莲藕排骨汤等补身体。 多吃深色蔬菜。深色蔬菜的营养价值一般高于浅色的蔬菜。深色蔬菜里含的胡萝卜素,叶绿素,叶黄素,番茄红素,花青素等。菠菜,芹菜叶,空心菜,西兰花,西洋菜,茼蒿,西红柿,胡萝卜,南瓜,红苋菜,紫甘蓝等都可以多吃。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gfencaoa.com/lfcrybw/2220.html
- 上一篇文章: 灵芝草性甘,平,吃灵芝孢子粉吃了会上火吗
- 下一篇文章: 灵芝孢子粉怎么吃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