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医院白癜风外用药 http://m.39.net/nk/a_4491885.html

年07月23日星期二

己亥年辛未月辛酉日癸巳时

大暑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称:大暑,六月中。

暑,热也,今则热气犹大也。

大暑三候

一候,腐草为萤。萤火虫有水生陆生两种,陆生的多在草上产卵,大暑时节孵化而出,古人误以为萤火虫是腐草变化而来。

二候,土润溽暑。大暑时节,天气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大地犹如一个巨大的蒸笼。

三候,大雨时行。大雨丰沛,应时退暑。

大暑习俗

吃凉:荔枝凤梨烧仙草

大暑的民俗主要体现在吃的方面,如吃凉性食物消暑。如广东很多地方都流传着一句谚语:“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

所谓“吃仙草”中的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是药食两用植物资源。由于其具有神奇的消暑功效,所以被誉为“仙草”。烧仙草有冷、热两种吃法。

  

烧仙草也是台湾的名小吃之一,当地在大暑还有吃凤梨的习俗,因为这个时节的凤梨最好吃,有败火的作用,再加上凤梨的闽南语发音和“旺来”相同,所以也被用来作为祈求平安吉祥、生意兴隆的象征。福建莆田人在大暑时节则有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的习俗,叫做“过大暑”。

喝羊肉汤晒伏姜

不光吃凉,有些地方的人们习惯在大暑时节吃热性食物。比如,湘中、湘北素有一种传统的进补方法,就是大暑吃童子鸡。湘东南还有在大暑吃姜的风俗,“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

山东不少地区的民众,比如枣庄,有在大暑到来这一天“喝暑羊”(即喝羊肉汤)的习俗,又叫吃伏羊。 

有一种食材,得从大暑一直晒到出伏——晒伏姜。大暑期间,在湖南的长沙、株洲、湘潭地区,房顶、露台、前坪,经常可以看到一块块的老姜在享受“日光浴”。有人说,这三伏天里的恩物,在三九严寒中给人带去了温暖。晒伏姜,从某种意义上说,也算是冬病夏治的一种表现。

送暑:送走瘟疫保平安

大暑送“大暑船”,这个民俗活动在浙江台州沿海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清朝同治年间,此地常有病疫流行,尤以大暑时期为甚,人们以为是五位凶神所致,于是在江边建了五圣庙,更在大暑节这一天,用特制木船将供品送至椒江口外。这船就是大暑船。

大暑船一般长约15米,宽约3米余,船内设有神龛、香案,载有鸡、鱼、虾、米、酒等食品与桌、椅、床、榻、枕头、棉被等用品。

大暑船最终被运送至码头,进行一系列祈福仪式。随后,大暑船被渔船拉出渔港,然后在大海上点燃,任其沉浮,以此祝福人们五谷丰登,生活安康。

大暑养生

总原则仍是静心、养阳、健脾胃、勿贪凉,额外预防环境的外湿和饮食导致的内湿。起居饮食大方向参见小暑、夏至篇。

“不厌于日”要更注意方式方法,晒背遮头,避开中午前后高温下阳光,以防中暑。

抓住最好的天时冬病夏治、三伏养生、化湿祛湿没错,但是前提是思路、方法靠谱,适合自身体质,三伏灸也好,冬虫夏草、鱼翅燕窝也好,切中气机,才有益身体,否则过犹不及。

时令植物,往往正是适合此季节的时令养生好食材。

荷莲五行汤

荷叶:色青气香,能助胃中清阳上行。为解暑湿,升清阳,平肝风之良方,大暑最宜。

莲藕:《遵生八笺》里说它:“味甘平无毒,主补中养神,益气力,除百病。久服,轻身耐老。

莲子:莲子利十二经脉血气的说法。

太子参:入心肺脾经,补岁金之不足,亦补气健脾胃,生津液,养心气,和麦冬一样,有生脉之功。

干姜:跟生姜比,干姜重在温中理气,亦化暑湿。没有干姜也可用生姜。

龙眼:健脾土养心血。养生气。

核桃仁:大补肾阳,健脑,扶阳。降少阳胆气于肾中温阳,亦有化肾石,胆石之功。

带心莲子15克、鲜荷叶两个手掌大一片(没有也可不用)、莲藕一节;茯苓或薏米15克;太子参、麦冬各十克;核桃仁50克;龙眼肉20克;干姜五片。猪扇骨克。

1、鲜荷叶刷洗干净,过开水淖一下去除涩味,捞出;猪骨洗净淖水捞出;莲藕去皮切段;2、把所有材料放入汤煲内,加适量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煲约1小时左右。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gfencaoa.com/lfcxgls/5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