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风看皮肤病更专业 http://m.39.net/pf/a_4585639.html
大暑

赤日几时过,

清风无处寻。

经书聊枕籍,

瓜李漫浮沉。

兰若静复静,

茅茨深又深。

炎蒸乃如许,

那更惜分阴。

(宋)曾几《大暑》

二十四节气大暑二十四节气之大暑▼关于大暑

“小暑接大暑,热得无处躲”。《中国天文年历》显示,北京时间7月22日16时37分迎来“大暑”节气。“大暑”即大热,此时节热浪滚滚,酷暑难熬。

专家介绍,每年阳历7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度时“大暑”开始,它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也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今年的7月22日至8月6日为“大暑”节气,正值“三伏”里的“初伏”和“中伏”。

“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一个节气,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解释说:“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酷热多雨、高温潮湿是此时节的天气特点,“桑拿天”几乎成为常态。雷暴、台风频繁,干旱、洪涝、滑坡等自然灾害也会频发。

大暑·三候一候腐草为萤

夏夜清凉

在徐徐晚风中

寻觅草丛星光

萤火虫照亮你回家的方向

二候土润溽暑

燎沉香,消溽暑

土地湿润、养分充足

田里的作物一鼓作气

蓬勃生长

三候大雨时行

苍穹之下

雷与电共奏圆舞曲

一场场酣畅淋漓的大雨落下

带来一份灵动、一份清凉

大暑·习俗送“大暑船”

送“大暑船”活动在浙江台州等沿海地区沿袭至今,“大暑船”内载满各种祭品,渔民轮流抬着“大暑船”在街道上行进,以此寄托五谷丰登、生活安康的寓意。

喝暑羊

山东南部地区有“喝暑羊”的习俗,不少市民在“大暑”这天到当地的羊肉汤馆“喝暑羊”,喝得全身大汗淋漓,据说这样可以排出体内毒素,有益健康。

吃仙草

“(农历)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广东很多地方在“大暑”时节有“吃仙草”的习俗,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茎叶晒干后可以做成烧仙草,有神奇的消暑功效。

饮伏茶

伏茶,顾名思义,是三伏天喝的茶。这种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药煮成的茶水,有清凉祛暑的作用。

食苦瓜

多吃苦味食物,有清热解暑的功效。

烧伏香

百姓烧香祈福,祈求风调雨顺,百谷丰登

大暑·诗词

大暑,身清心静暑自消。

何以销烦暑,端居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得,难更与人同。

——唐·白居易《销暑》

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唐·李白《夏日山中》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晋·陶渊明《饮酒·其五》

大暑,暑尽秋来正可期

大暑三秋近,林钟九夏移。桂轮开子夜,萤火照空时。瓜果邀儒客,菰蒲长墨池。绦纱浑卷上,经史待风吹。

——唐·元稹《大暑六月中》

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五代·李煜《渔父·一棹春风一叶舟》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南宋·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唐·李商隐《夜雨寄北》

大暑,拥一份清静,度一场清欢

时暑不出门,亦无宾客至。静室深下帘,小庭新扫地。褰裳复岸帻,闲傲得自恣。朝景枕簟清,乘凉一觉睡。午餐何所有,鱼肉一两味。夏服亦无多,蕉纱三五事。资身既给足,长物徒烦费。若比箪瓢人,吾今太富贵。

——唐·白居易《夏日闲放》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

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

人间有味是清欢。

——宋·苏轼《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懒向青门学种瓜,只将渔钓送年华。

双双新燕飞春岸,片片轻鸥落晚沙。

歌缥缈,舻呕哑,酒如清露鲊如花。

逢人问道归何处,笑指船儿此是家。

——宋·陆游《鹧鸪天》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唐·李白《山中问答》大暑·养生

大暑时节气候炎热,暑气逼人,空气湿度大,心气易于亏耗,一些体质较差的人,容易被暑湿之气乘虚而入,导致疰夏、中暑及肠道传染病等疾病的发生。

养生先养心

天气热,如果情绪控制不好,着急上火或心情忧郁对健康非常不利。俗话说“心静自然凉”,天气愈热,心态愈要放平静。要有“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心境。诸事看淡一点,想开一点。

适当多饮水

夏天容易出汗,体内水分散发得快,要及时补充水分。平时每天要喝够人体需要的水,夏天更要适当增加。不要等到渴了才喝水,一早起来也要喝上一杯凉开水,之后在一天里要少量多次饮水。此外,睡眠要充足,室内空气要流通,营造一个比较好的休息环境。

饮食要清淡

暑天热气蒸腾,间夹湿气盈盈,部分人会出现情绪低落、食欲不振、疲乏无力等症状。此时饮食宜清淡,各种汤粥最养人。如绿豆粥、小米粥、橘皮粥、玫瑰花粥等,有利于补充水分且易于消化,尚有理气健脾、清热解暑的作用。

丝瓜、西红柿、黄瓜、冬瓜、苦瓜、茄子、毛豆、南瓜等时令蔬菜都具有清热祛火的作用。“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在凉拌菜里加一些姜丝,对身体很有好处。此外,暑气最易伤津耗气,可适量吃淮山药、银耳、乌鸡、鲫鱼、虾等益气养阴的食品。

夏天的饮食“清淡”并非绝对的少盐,因为夏天身体出汗多,盐分丢失快,所以做菜时要适当加些盐。出大汗以后要喝些淡盐水。

药茶可解暑

暑天可适当饮些药茶,如洋参茶与薄荷青,解暑又养气。

洋参茶:取西洋参8到15片、碧螺春茶适量一起放到茶具中,用80℃左右的纯净开水冲泡5分钟后即可开盖享受,可补气、解暑。西洋参具有很好的补气效果,特别是在暑热时节,碧螺春茶更是具有芳香、清暑热的作用。二者配用,碧螺春的芬芳之性有助于西洋参补气作用快速发挥。

薄荷青:取西瓜翠衣6克、莲子芯7枚、薄荷叶3片,直接用热水冲泡,稍凉后饮用,可清热、解暑、除烦。西瓜翠衣是西瓜皮最外面的一层薄薄的绿皮,用刀轻轻削下来,用鲜的最好,也可晒干后用,有很好的清暑热效果;莲子芯有清热、安神的功效,再加上疏风、散热的薄荷叶,这三种清脆的绿色组成的养生茶饮,是夏季有效的解暑养气佳品。

酷暑之后

终会凉风徐徐

滂沱过去

终究是个丰收的季节

愿我们这个盛夏付出的一切

泥泞退尽

苦尽甘来

内容来源:学习强国(uo)、诗词天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gfencaoa.com/lfcxgls/5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