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极尽盛夏二十四节气
今日16时36分即将迎来大暑节气与小暑相对的,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同时,大暑也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大暑节气介绍 每年阳历7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度时为“大暑”节气开始。俗话说“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冷在三九,热在中伏”,“大暑”表示炎热至极,这时正值“中伏”前后,全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一年中最热时期,气温最高,喜温作物生长最快,但旱、涝、台风等灾害也最为频繁,抢收抢种,抗旱排涝防台和田间管理等任务很重。 长江中下游双季稻产区,由热浪掀开了“双抢”的序幕,吹响了“早稻抢日,晚稻抢时”的号角。 大暑气候 高温酷热是大暑节气的一个显著特征。我国大部分地区极端最高气温值都出现在7月下旬或8月上旬,35℃的高温已是司空见惯,40℃的酷热也屡见不鲜。南京、武汉、重庆著名的三大火炉,在大暑前后也是炉火最旺。 7月下旬和8月上旬除了除了高温,还是北方汛期的关键时间点,即所谓的“七下八上”主汛期。在此期间,北方地区暴雨天气相对集中,时常湿热难当。 大暑物候 一候,腐草为萤 萤火虫约有二千多种,分水生与陆生,陆生的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上,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 二候,土润溽暑 土壤浸润,空气湿热,气温高,湿度大,整个天候都无比闷热。 三候,大雨时行 这一时期常有雷雨降临,大雨使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大暑习俗 (一)吃凉:荔枝凤梨烧仙草 按福建莆田习俗家家户户都要吃荔枝,叫做“过大暑”。民间传说大暑这一天吃荔枝,营养价值和吃人参一样高。大暑期间,我国台湾有吃凤梨的习俗,民间百姓认为这个时节的凤梨最好吃。加上凤梨的闽南语发音和“旺来”相同,所以也被用来作为祈求平安吉祥、生意兴隆的象征。 广东很多地方在大暑时节有“吃仙草”的习俗。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茎叶晒干后可以做成烧仙草,是一种消暑甜品。民谚说“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 (二)喝热:馍馍就着羊肉汤 山东不少地区的民众,比如枣庄,有在大暑到来这一天“喝暑羊”(即喝羊肉汤)的习俗,又叫吃伏羊。 (三)送“大暑船” 送“大暑船”是浙江台州等地沿海渔村的民间传统习俗,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其意义是把“五圣”送出海,送暑保平安。送“大暑船”时,伴有丰富多彩的民间文艺表演。 大暑品诗词 何以销烦暑,端居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得,难更与人同。 销 夏 唐 白居易 “心静自然凉”就是白居易的消暑法宝,他那时当然没有空调电扇,甚至眼前连把扇子也没有,只能静下心来感受窗下偶然吹进来的丝丝清风,不过诗人对此倒颇为悠然自得。时暑不出门,亦无宾客至。 静室深下帘,小庭新扫地。 褰裳复岸帻,闲傲得自恣。 朝景枕簟清,乘凉一觉睡。 午餐何所有,鱼肉一两味。 夏服亦无多,蕉纱三五事。 资身既给足,长物徒烦费。 若比箪瓢人,吾今太富贵。 夏日闲放 唐 白居易 还是白居易,还是那种安之乐之的生活状态,两首诗虽然题为“夏日”却重点着墨于室内的清凉静谧,读起来清爽宜人,让人心神往之。 老柳蜩螗噪, 荒庭熠燿流。 人情正苦暑, 物怎已惊秋。 月下濯寒水, 风前梳白头。 如何夜半客, 束带谒公侯。 六月十八日夜大暑 宋 司马光 不是每个人的大暑都能像白居易过的那样悠然自在的,司马光就颇有愁绪。同样是在院中,司马光听着夏虫鸣叫,看着萤火虫飞舞,却感到了盛极转衰的颓势。明明正是苦夏,却一下子到了秋凉的时节。寒水,白头,夜半,谒公侯,诗人不禁为时光的流逝和年华的老去而感慨。 蕲竹能吟水底龙, 玉人应在月明中。 何时为洗秋空热, 散作霜天落叶风。 大暑水阁听晋卿家昭华吹笛 宋 黄庭坚 司马光为尚未到来的秋天神伤,黄庭坚却盼望着秋天赶快到来,一洗大暑的炎热。想来清凉爽快的秋风和这婉转清脆的笛声应该更配吧!大暑愿你能极尽丰盈时光太瘦,指缝太宽趁现在去拥抱夏日最后的时光吧来源:我们的太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gfencaoa.com/lfcxgls/6216.html
- 上一篇文章: ldquo阿妹,过来食凉粉咯rd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