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道佛山声音记录步里音乐木屐记忆
全贴精华在这里!点击收听! 录音内容比图文丰富好多~ 而且文字不能充分表达回忆和情感哦! 主持:家殷 嘉宾:崔国贤 《地道佛山》步里音乐木屐记忆(一) 福贤路沈家鞋铺 地道佛山,我是家殷。 偶像剧始祖《流星花园》里 滕堂静有一句台词: “每个人都应该有一双好鞋, 因为这双好鞋 会带你到最美好的地方。” 怎样为之一双好鞋呢? 在印象福贤长卷画作者 崔国贤老师的回忆中, 在以前的佛山, 就有一种好鞋, 耐用、美观, 还带他行走过很多美好的地方。 那就是 走路会响的木屐。 ▲崔国贤 当年的木屐铺 崔国贤: 以前在福贤路有一家卖木屐的,我们几个兄弟姐妹的木屐都在那里买的。店在岗心街和翠眉楼中间,是一间平房,早已经拆了。店叫沈家鞋铺,店老板沉默寡言,总是专心做木屐。 ▲《印象福贤》长卷画中的沈家鞋铺 沈家鞋铺是“前店后厂”,前面是店面,后面是工场。店是老板娘打理,很干净,经常在擦。店面有一个木架,把木屐一层层、一双双放着,也不会放很多,不会像现在的商场那样琳琅满目。 老板很喜欢到旁边的翠眉楼喝茶,每天早上两夫妻喝完茶回店,他会先在店里绕个圈,就像是在欣赏自己的作品,然后再回店后开始做木屐。 ▲《印象福贤》画中的翠眉楼 一双木屐为什么 能被称之为一件作品呢? 因为背后的功夫很多, 而且当年的工具有限, 各个工序都是靠师傅的一双手。 木屐的工序 崔国贤:做一双木屐要几天的功夫:首先是选料,然后开戒,打磨,上漆,有的还需要画花。有的不用上漆,叫做胚屐,使用之后颜色会逐渐变深。▲《印象福贤》画中的木屐录音在最上面哦。 文字不能充分表达他的情感哦! 如果让你选, 你会选用行走和岁月 慢慢上色的胚屐, 还是上好漆画好花的木屐呢? 其实木屐的选择不止这些, 仅仅是木,也有不同选择。 红木木屐与杂木木屐 崔国贤:以前的木屐制作很讲究,木屐分为“红木”和“杂木”两种。如果是比较好的木屐是用红木做的。但不要理解“红木”就是酸枝,“红木”只是一个统称,包括菠萝格、花梨、酸枝,都是一个种类、一个统称而已。红木木屐会先做一个生漆底,涂上生漆,就像做家具一样,做得很精美。有时候也不加工任何的材质,这就是木屐的雏形,这种就叫做胚屐,什么都不涂。▲红木家具用做家私的工艺来做一双鞋, 可想而知有有多精美。 做完木的鞋底, 就做固定在脚上的鞋面, 材料和工艺同样讲究。 木屐的鞋面 崔国贤:鞋面是牛皮,如果是女装鞋,会在牛皮上手工画花。▲《印象福贤》画中的木屐画花用的是漆画的工艺,是植物颜料。木的部分有花,牛皮的部分也有花,很好看。木屐的鞋面和鞋底用木屐钉来固定。钉是四方形的,尖尖的,每边两到三口钉子把牛皮鞋面固定在木的鞋底上。经过如此多的工序, 用几日功夫做出来的木屐, 会不会卖很贵呢? 木屐的“烟花” 崔国贤:那时候一双木屐的价格大概一角钱多一点。当然,杂木的木屐会便宜一些,但红木的会耐穿很多。有的人为了耐穿,买了木屐后会在鞋底钉一块铁片。那时候的路都是石板街,走起来特别响。到了晚上,木屐鞋底的铁片和石板接触会起火花。记得那时候的小朋友会跟着穿这些木屐的人后面走,去看这些火花,就像“烧烟花”那样。当然,火花没有烟花那么多,但有火花就让小朋友很开心。家殷说: 当年的小朋友能有的玩具不多,但从生活中寻找乐趣的能力就很强。对于现在穿布鞋、皮鞋长大的我们来说,怎么都没有想到:一双鞋子能起火花,能成为孩子们的童年乐趣。 这种火花我们是没机会看了,或者你可以问问家里的老人,看看有无对这种木屐的记忆。又或者,下次去走走佛山的老街,仔细看看那些磨得有些光滑的大石板,也许当中就有几十年前用木屐打磨过的痕迹。 ▲佛山的石板街如果木屐是师傅的作品, 那老街地上的石板 也可以看作是一辈又辈的老街坊 共同打磨的一件有年份的作品。 策划、采写、录制:家殷 城市声音记忆《地道佛山》 家殷说:我是土生土长的80后佛山土著,小时候一下雨就会唱“落雨大,水浸街”;曾经坐在阿妈单车尾,看着新广场慢慢建好;读书的时候在秋色表演里面做过人肉背景;人生最重要的时刻——婚礼主题叫做“爱在福贤路上”… 我喜欢在石板路巷子里骑单车的那种摇摇晃晃;喜欢偷偷靠在墙上,去感受青砖的冬暖夏凉;喜欢小时候在街上叫卖的凉粉草的味道………喜欢去感受、回味这些事物给我的一种亲切和熟悉感。 我是家殷,和我一起行走熟悉的街道,细味《地道佛山》。 更多的节目内容,在花生FMapp搜索“地道佛山”,或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gfencaoa.com/lfcxgls/7538.html
- 上一篇文章: 大暑荷花深藏碧伞中,流萤醉卧荒草间
- 下一篇文章: 土偏方巧治羊病,效果真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