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节气父母应该告诉孩子的6件事
小暑不算热,大暑正伏天 今年的大暑时间为年7月23日农历六月廿一星期二 "暑,热也, 就热之中分为大小, 月初为小,月中为大, 今则热气犹大也。" 其气候特征是:"斗指丙为大暑, 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大暑,六月中, 火气在下,骄阳在上, 人如在蒸笼中, 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 大暑,夏天最热的时候来了。 01 和孩子说说大暑三候 我国古人通过对大自然的长期观察,总结出如下规律:以五日为候,三候为气,六气为时,四时为岁,由此一年二十四节气就划分为七十二候,每个节气三候,每一候对应一个物候现象。 大暑有“三候”—— 一候腐草为萤 世上萤火虫约有二千多种, 分水生与陆生两种。 陆生的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上, 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 古人便认为萤火虫是腐草所化。 每当夜幕降临,暮色苍茫, 萤火虫的小宫灯明明灭灭 浅蓝色的夜溢进窗来,夏斟得太满。 二候土润溽暑 暑是热,溽是湿。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 天气开始变得沉闷郁热, 土地也变得湿气浓重, 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 湿热难耐,让人无所适从。 三候大雨时行 风如拔山怒,雨如决河倾。 在“七下八上"(7月下旬和8月上旬)期间, 旱、涝、风灾交替登场。 因湿气积聚而招致的大雨滂沱 也以推枯拉朽之势将暑气逼退三分 物极必反,大暑后 天气也在雨中开始向立秋过渡。 02 和孩子讲讲大暑民俗 饮伏茶 伏茶,顾名思义,是三伏天喝的茶。古时候,很多地方的农村都有个习俗,就是村里人会在村口的凉亭里放些茶水,且每个凉亭里都有专人全天候煮茶,免费供给来往路人解渴。 晒伏姜 伏姜源自中国山西,河南等地,三伏天时人们会把生姜切片或者榨汁后,与红糖搅拌在一起,装入容器中蒙上纱布,于太阳下晾晒。充分融合后食用,对老寒胃,伤风咳嗽等有奇效,并有温暖保健的功效。 烧伏香 伏香,大暑节气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大部分地区的旱、涝、风灾也最为频繁,抢收抢种,抗旱排涝防台和田间管理等任务很重。因此百姓烧香祈福,祈求风调雨顺,百谷丰登;还有一种说法接近于中医的灸,在伏天里用药香熏烤特定的穴位,可以治疗多种顽固的疾病。 03 和孩子品尝大暑美食 大暑炎热,躁动难安 不如和孩子来一场美食盛宴 广东地区吃“仙草” 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唇形科仙草属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由于其神奇的消暑功效,被誉为“仙草”。 台湾地区吃凤梨 民间百姓认为大暑时节的凤梨最好吃。加上凤梨的闽南语发音和“旺来”相同,所以也被用来作为祈求平安吉祥、生意兴隆的象征。 山东地区喝暑羊 山东不少地区有在大暑到来这一天“喝暑羊”(即喝羊肉汤)的习俗。在枣庄市,不少市民大暑这天到当地的羊肉汤馆“喝暑羊”。 04 和孩子感受万物生长 大暑是雷阵雨最多的季节 也成为农作物生长最快的时期 农家谚语有言 “小暑雨如银,大暑雨如金” “六月不热,五谷不结” “人在屋里热的燥,稻在田里哈哈笑” 大暑时节炎热无比 但也成为百花竞相开放的时期 馨香沁人的茉莉花 天愈热,香愈浓 高洁淡雅的荷花 晨开暮敛,生机勃勃 05 和孩子阅读大暑诗词 诗词中的夏天 郁郁葱葱,景色美好安适 多了几分雅致和清新 大叔最喜欢的一首是 唐·韦应物的《夏花明》—— 夏条绿已密,朱萼缀明鲜。 炎炎日正午,灼灼火俱燃。 翻风适自乱,照水复成妍。 归视窗间字,荧煌满眼前。 06 和孩子注意大暑养生 勤喝凉白开补充体能 午间小憩消除疲劳 运动后不要立即洗澡 切莫大量进食冷饮 注意防暑,注重养生 才能健康愉快地度过夏天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中蕴藏的不仅 是古人农耕经验的智慧结晶 更是顺应自然规律的独特认知 大暑至,享受人生四季 万物生,禅在云淡风轻 愿你我 都如这夏日的阳光 明媚,而生动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gfencaoa.com/lfcxgpw/3319.html
- 上一篇文章: 冷背药材名录大全,重楼金线莲山慈菇
- 下一篇文章: 今日大暑既要防ldquo中暑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