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

今天,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大暑。

大暑,在每年公历7月的22、23日之间

正值二伏前后,此时太阳到达黄历°

“斗指丙为大暑”与小暑一样,

大暑也是反映夏日炎热程度的节令

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

古人将大暑分为三候:

“一候腐草为萤;

二候土润溽暑;

三候大雨时行。”

大暑时节,不仅气温最高

各地旱、涝、风灾等气象灾害

往往也尤为严重

SUMMER.TIME.

大暑已至,于如今在空调屋里“躺平”、安然度过此节气的我们而言,不禁遥想:以前人们在度过这一节气时有哪些传统习俗?也不禁好奇:散布在全国各地的南小青们正在炎热大暑时节做着什么呢?

一/大暑节气风俗

·SUMMER

大暑节气有晒伏姜、喝伏茶、烧伏香、送“大暑船”等习俗,大暑时节高温难耐,人们的习俗往往与降温防暑、养生祛湿有关。

01/关于饮食

大暑时期的饮食习俗主要分为两种,一类地区的人们靠吃凉性食物消暑,如广东地区有“吃仙草”的习俗,仙草又名凉粉草,是一种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可以有效消暑解热;而在我国台湾地区也有吃凤梨的习俗,这个时节的凤梨好吃又败火。

吃仙草

而另一类地区的人们习惯在大暑食用热性的食物,如在山西、河南等地,三伏天时有“晒伏姜”的习俗,人们将生姜切片或榨汁后与红糖搅拌在一起,装入容器中盖上纱布晾晒,这样晒出来的伏姜具有暖胃止咳,温暖保健的功效;

在华北地区还有在大暑这一天“喝暑羊”的习俗,经过忙碌的夏收劳作,一家人团团围坐,就着鲜美的羊肉汤吃新麦做的馍馍,这便是大暑的暖热。

晒伏姜

02/烧伏香

大暑时节,农作物生长最快,大部分地区抢收抢种、抗旱排涝防台的任务都极重。人们往往会烧香祈福,以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另一种说法是,在伏天用药香薰烤特定的穴位,可以治疗多种顽疾。

烧伏香祈福

03/送“大暑船”

在江浙沿海地区,特别是台州的许多渔村,都有送“大暑船”的传统习俗。意为将“五圣”送出海,送暑保平安民。送“大暑船”的同时,往往伴有丰富多彩的民间文艺表演。

“大暑船”是按照旧时的三桅帆船缩小比例所建的,内里载满各种祭品。“大暑船”被人们轮流抬至码头,进行一系列祈福仪式后,最终被拉出渔港,在海上点燃,任其沉浮,以此祝福人们百谷丰登、生活安康。

送“大暑船”

除了这些传统习俗,以往的人们还会在大暑时斗蟋蟀、看萤火虫、赏荷花,大暑时节的华夏,既有高温,也有热闹。

二/大暑时的青年们

·SUMMER

这个大暑节气,我们的南小青都步履不停地在路上。暑热如此,也阻挡不了他们发展自己、帮助他人的脚步,让我们来看看,他们此时在哪个角落,经历着怎样的故事?

雨滴

坐标:陕西某小镇

这个大暑,我在乡村支教,每天与三四年级的孩子们在一起。大暑时节临近,我们每天都会开一个在井水里冰镇过的薄皮西瓜,脆甜爽口。每当傍晚下课时,我们都会经过一片田野,眼见着作物长势愈发喜人,夕阳西下,落日余晖被电线杆分切成色块......回想一天与孩子们相处的好时光,就觉得一切的暑热都是秋收的前奏。

蓦然轻

坐标:辽宁

我在家乡辽宁的银行实习,每天过着朝八晚五的生活。工作比较忙碌,坐在空调间内,其实很难感受到晨昏的流逝和时节的变化。不过上下班通勤的时间里,感触还是挺深的。地铁里有带着游泳服的孩子,有拎着西瓜、桃的爷爷奶奶,还有和我一样的打工人......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早晨微微的暖风和家门口小吃铺的豆包和冰镇绿豆汤,感觉这是完美大暑的标配,也帮助我开启了每天的工作。

牛油果

坐标:河南郑州

我在旅途中,这个暑期我去河南郑州、洛阳旅游,找我的好姐妹一起玩。这里胡辣汤很好吃,博物馆很好逛,民情也非常的纯朴好客。但这两天下暴雨,飞机高铁基本上都晚点甚至停运,就被困在这里啦,这反倒给了我一个放慢脚步的理由,相信郑州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一定可以挺过难关!

说到大暑和夏天,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幅图景。可能是一块透心凉的冰镇西瓜,一抹迷人的落日晚霞,是戏水的快乐回忆,抑或是避暑的独特妙方......那么,南小青们记忆深处的暑天,是什么模样呢?

牛油果

坐标:河南郑州

我是浙江台州人。我们处于沿海地区,在大暑的时候,渔村里的渔民就会制作大暑船,在船内放置各种各样的祭品,将它推上水面,借助人力随波而去,再在大海上点燃,这就叫送“大暑船”。这个时候我们的渔村就会非常热闹,锣鼓齐鸣,乐声不断,场面非常壮观,寄托了我们对于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向往,是我们对生活的美好心愿。

散华

坐标魔都的实习狗一只,家在广州。老广的暑天,天微亮时,带上雨伞,走上几分钟去附近的茶楼,一壶清茶配几笼点心,选一个窗边的位置,坐上半晌。叹完早茶,眼见日头越来越高,去花鸟市场逛一逛。等到乌云黑压压一片,随意进去个什么地方一逛,悠闲走完一圈。然后找一个码头,买一张随便去哪儿的船票,只为站在甲板上享受雨后的清凉。等到夜幕降临,约上三两好友,坐有轨电车去琶醍,在闪烁的灯牌里走进夜晚的欢愉。我好想再过这样的夏天,可实习狗不配,实习狗在大暑天只能卑微地“搬砖”。

一天三顿小烧烤

坐标河北承德,暑热?什么叫避暑山庄啊(战术后仰)不过不要尬吹,还是有几天会上30℃的。印象里的暑天,是没有空调的,那时候好像也不用开空调。每天晚上,一家人人手一把马扎、一把蒲扇,围坐在有风的空地上,唠起天南海北的事。奶奶总会熬一大锅绿豆汤,再切开一个井水浸泡过的西瓜。我抱着西瓜、扇着风,听奶奶讲那些老年间的故事。有时候跟着表哥上山去,山间那条小溪里有好多小鱼小虾,挽起裤腿,在溪水中捉鱼摸虾是我们暑天的保留活动,摸完后捡一些干柴,就地烤熟解一波馋,那是西瓜之外独属于伏天的味道。

恐龙鲨

我是福建人。我们那儿很重视大暑这个节气。记得小时候,奶奶会抱我去摘荔枝、龙眼,在树林里现剥了吃。家里的大炖锅就会煨着羊肉和海鲜,可以去除湿气。提前几天做好的米糟很是清甜可口,到现在也很想念这一种家乡味道。

又是一年大暑时,

年年大暑不相同。

这个暑天,

与记忆中的模样

有哪些不同呢?

此去无遥

仙林留守儿童一枚。说起今年夏天,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倒不是有多热,而是前几天南京的风雨。我家那边气候比较干燥,从未见过这般妖风四起、大雨滂沱的阵势。也曾兴奋地挽起裤管、提着鞋子,想去左涤江趟一圈水体会一番,但说实话走到路中间就开始怂了,但还是很激动。这两天南京疫情又变严重了,全市都开始了核酸排查,大家都排着长队做核酸,虽然正值烈日炎炎,又是在“四大火炉”之一的南京,但大家都很有秩序,没有人吵闹插队什么的,非常耐心。

牛油果

有很大的不同!第一次见证这么大的暴雨,第一次与暴雨受灾区的人民休戚与共,成为了其中的一员。我现在时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gfencaoa.com/lfcyfyl/10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