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大暑大雨万物荣华
「大暑」 气/温/升/高注/意/避/暑22/7 July22th 星期三 Wednesday 夏至、小暑已过,大暑将至 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俗话说 “大暑至,万物荣华” 万物感暑气而奋发 花开极妍,草木葱翠…… 一切都是生命最绚烂璀璨的模样 节气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斗指丙;太阳黄经为°;公历7月22—24日交节。“暑”是炎热的意思,大暑,指炎热之极。大暑相对小暑,更加炎热,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大暑最显著的天气特征是高温湿热、雷暴频繁。“湿热交蒸”在此时到达顶点。 大暑时节,虽然地上的人不开心,但地里的庄稼却笑开了花。农家谚语有言:“不热不冷,不成年景。”“六月不热,五谷不结。”“人在屋里热得燥,稻在田里哈哈笑。”高温潮湿多雨虽然不免有闷热难熬之苦,却对农业十分有利,因为在农作物生长旺盛,最需要水分的时候能有充沛的雨水供应。大暑节气,高温酷热、雷暴频繁、雨量充沛,是万物狂长的时节。 我国古人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 一候腐草为萤: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古人认为,萤火虫乃腐草所变,萤火虫又名“烛宵”、“耀夜”,是大暑迎接立秋的诗意之虫,轻罗小扇扑流萤,萤火虫在静夜里穿梭时,其实凉爽的秋已经不远了。 二候土润溽暑:天气开始闷热,土地也很潮湿。溽是湿,大暑时,湿气浓重,湿热令人难耐。东汉刘熙的《释名》中有记载:暑是煮,火气在下,骄阳在上,熏蒸其中为湿热,人如在蒸笼之中,气极脏,也就称“龌龊热”。 三候大雨时行:大暑时节,因湿气积聚而时常大雨滂沱,经常有大的雷雨。 大暑的节日习俗1 喝暑羊 山东南部地区有在大暑到来这一天“喝暑羊”(即喝羊肉汤)的习俗。在枣庄市,不少市民大暑这天到当地的羊肉汤馆“喝暑羊”。2 送“大暑船” 大暑送“大暑船”活动在浙江台州沿海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大暑船”完全按照旧时的三桅帆船缩小比例后建造,船内载各种祭品。活动开始后,多名渔民轮流抬着“大暑船”在街道上行进,鼓号喧天,鞭炮齐鸣,街道两旁站满祈福人群。“大暑船”最终被运送至码头,进行一系列祈福仪式。随后,这艘“大暑船”被渔船拉出渔港,然后在大海上点燃,任其沉浮,以此祝福人们五谷丰登,生活安康。台州椒江人还有大暑节气吃姜汁调蛋的风俗,姜汁能去除体内湿气,姜汁调蛋“补人”,也有老年人喜欢吃鸡粥,谓能补阳。3 吃荔枝“过大暑” 福建莆田人在大暑时节有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的习俗,叫做“过大暑”。荔枝含有果糖和多种维生素,富有营养价值,所以吃鲜荔枝可以滋补身体。先将鲜荔枝浸于冷井水之中,大暑时刻一到便取出品尝。4 大暑烧伏香 烧伏香接近于中医的灸,在伏天里用药香熏烤特定的穴位,可冶多种顽疾。还有说百姓在伏天烧香祈福,可祈求风调雨顺,百谷丰登。5 大暑饮伏茶 从古至今,民间都有大暑三伏天饮伏茶的习俗,伏茶,顾名思义,是三伏天喝的茶,这种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药煮成的茶水,有清凉祛暑的作用。6 大暑晒伏姜 三伏天时,人们把生姜切片或者榨汁后,与红糖搅拌在一起,装入容器中蒙上纱布,于太阳下晾晒。7 大暑竹筒冷面 大暑节气日本人会在社区里架起了长长的竹筒,把煮好的面条放到竹筒中过水冷却,供大家品尝。据说吃过这种竹筒冷面后夏天不会中暑。8 大暑斗蟋蟀 大暑是乡村田野蟋蟀最多的季节,中国有些地区的人们茶余饭后有以斗蟋蟀为乐的风俗。9 大暑吃仙草 广东很多地方在大暑时节有“吃仙草”的习俗。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唇形科仙草属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由于其神奇的消暑功效,被誉为“仙草”。茎叶晒干后可以做成烧仙草,广东一带叫凉粉,是一种消暑的甜品。10 大暑吃凤梨 大暑期间,台湾有吃凤梨的习俗,民间百姓认为这个时节的凤梨最好吃。加上凤梨的闽南语发音和“旺来”相同,所以也被用来作为平安吉祥、生意兴隆的象征。大暑至 愿你有“暑”不尽的快乐 “暑”不完的幸运 “暑”不清的惊喜 “暑”尽爽来天天好心情 TheEnd 图文来源 网络 封面设计 视觉设计部刘亮 图文排版 媒体运营部佳雅珊 审核 团委学生副书记徐东玥主任郑慧文 监制 曹梦瑶老师 历史文化旅游学院新媒体中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gfencaoa.com/lfcyfyl/5659.html
- 上一篇文章: 炎暑有尽,时光无垠HappyFri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