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太阳位于黄经°,是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大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大暑,(农历)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

话说,大暑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同时也是一个有很多习俗的节气。

一节三候各有讲究

古人将大暑分为三候(五天为“一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

大暑之日“腐草为萤”,古人认为,萤火虫乃腐草所变,萤火虫又名烛宵、耀夜,是大暑迎接立秋的诗意之虫,轻罗小扇扑流萤,萤火虫袅袅神秘在静夜里穿梭时,其实凉爽的秋天已经不远了。

后五日“土润溽暑”,溽是湿,湿气浓重,蒸郁而令人难耐。

再五日“大雨时行”,因湿气积聚而招致大雨滂沱,大雨使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由于与农事密切相关,在漫长的社会发展历程中,也逐渐衍生出许多农俗谚语,如“小暑雨如银,大暑雨如金”“大暑连阴,遍地黄金”“禾到大暑日夜黄”等。

衣食住行顺应天时

大暑节气最大的特点就是热,在这一年中最热的阶段里,衣食住行大有讲究。

衣:选择丝、棉、麻等天然材料

丝绸衣服亲肤性很好,重量轻、厚度薄,穿上既舒适美观,还会感觉通体凉快。棉质衣服吸汗,透气性好,而且面料柔软,不僵硬。麻质的衣服透气性和吸水性较好。

食:以补气健脾、消暑生津为主

大暑天气炎热,雷电、暴雨多,人们容易受暑湿影响出现腹胀、食欲下降、乏力等症状,此时饮食宜清淡多样化,以补气健脾、消暑生津为主,可多食绿豆、黄瓜、苦瓜、鸭肉等。

住:睡好子午觉

面对高温潮湿的天气,人们容易出现乏力、头晕、胸闷、食欲不佳等症状,此时要注意睡好子午觉,适当午睡半小时,以保持精力充沛。同时,室内要注意通风。

行:防生理和心理中暑

生理中暑可分先兆性中暑、轻度中暑、重度中暑等。此外,大暑时节人们易动“肝火”,经常会出现莫名的心烦意乱等“情绪中暑”症状,需避免生气、着急等极端情绪,尽量做到“心静自然凉”。

吃凉喝热送船祈福

高温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一些不便之处,长久以来,民间也相应形成不少习俗,主要体现在吃的方面。

吃仙草:广东很多地方都流传着一句谚语:“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茎叶晒干后可以做成烧仙草,广东一带叫凉粉,是一种消暑的甜品。

吃荔枝:福建莆田人在大暑时节则有吃荔枝的习俗,叫做“过大暑”。荔枝含有葡萄糖和多种维生素,富有营养价值,可以滋补身体。有人说大暑吃荔枝,其营养价值和吃人参一样高。

吃童子鸡:湘中、湘北素有一种传统的进补方法,就是大暑吃童子鸡。童子鸡体内含有一定的生长激素,对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孩子以及激素水平下降的中老年人都有很好的补益作用。

送大暑船:这是浙江沿海地区,特别是台州好多渔村都有的民间传统习俗,其意义是把“五圣”送出海,送暑祈福保民平安。送“大暑船”时,伴有丰富多彩的民间文艺表演。

喝暑羊:山东不少地区有在大暑到来这一天“喝暑羊”(即喝羊肉汤)的习俗。伏暑的羊汤汤质鲜美、营养丰富,具有健脾益气、温补肾阳的良好功效。

吃面条:北方有句俗语叫“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吃热汤面可以让人们身上发汗,去除体内的潮气和暑气。而吃烙饼和鸡蛋则是让人们补充营养,强壮体魄去迎接秋天的收获。

祈福:在北方,人们会在祖庙或者神庙前举行祈福仪式,希望求得祖先、神灵的庇佑。

吃凤梨:大暑期间,台湾地区有吃凤梨的习俗,民间百姓认为这个时节的凤梨最好吃。加上凤梨的闽南语发音和“旺来”相同,所以也被用来作为祈求平安吉祥、生意兴隆的象征。

所谓“小暑不算热,大暑正伏天”,

大暑“烧烤模式”正式开启,一言不合就热炸,您准备好了吗?

编辑:商字

投稿爆料丨

广告联系丨

长按







































云南好的白癜风医院
中科白癜风公益活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gfencaoa.com/lfcpzff/1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