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养生大暑正伏天,养生有三防
昔日大暑。 大暑是二十四骨气中的第十二个骨气,也是夏令的末了一个骨气。每年太阳运转至黄经°即为大暑,一般于公历7月22~24日交节。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大暑,六月中。暑,就热也,热当中分为巨细,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大暑适值“三伏天”的“中伏”先后,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时代。 我国古代把大暑亦分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意义是说:大暑骨气以后五日,陆生的萤火虫着手产卵于枯草上;再五日,天色着手变得盛暑,地盘湿润起来;又五日,时时涌现大的雷雨,这大雨使暑气减轻,天色着手向立秋过渡。 俗语说“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大暑节令气象灼热,雨水较多,日晒、暑热、水湿互结,到达一年中的顶峰。且暑天人体阳气浮散于表,腠理开泄,出汗较多,简单伤津耗气,这个时代颐养当以解暑祛湿,敛阳固表为重心。 大暑摄生 避热趋凉防暑伤 关于万古间泄漏于炎阳下的户外做事者及高温功课做事者很简单被暑热所伤,提议做好防暑办法,常备绿豆汤、五花茶、淡盐水等饮品增加水份、解暑清热。 广东、湘东南区域时兴有“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的成语。仙草即“凉粉草”“神仙草”,为药食两用植物,茎叶晒干后可做成烧仙草,广东一带也叫凉粉,是一种相像龟苓膏的甜品,由于其很好的消暑工效,因而被誉为“仙草”。 灼热高温之下一旦身旁有人涌现酡颜身热、口渴大汗等中暑病症时,应火速将其变化到阴寒、透风的处所,用湿毛巾满身擦拭降温,恰当饮水增加体液,有前提者可服十滴水、仁丹等药物消暑清热。即使患者涌现意识不清等中暑重症务必尽可能拨打病院就诊。 饮食有节防伏泻 大暑是为最灼热的骨气,暑为阳邪,易伤人体气与津液,务必多食生津止渴的食品。大暑时饮食应平淡、百般化,以清为补;多食养分丰盛的果蔬和卵白质,并恰当食用姜、葱、蒜、醋,既能杀菌防病,又能健脾开胃。 做菜的口味仍要平淡爽口,稍佐以咸味,咸味入肾,也许扶助抑制阴气。大暑时假如出汗不少,体内盐分耗散,也许恰当喝盐汽水,常温的较好。多食苦味食品,不但有清热影响,还能解热祛暑,消除委靡。 夏令人们时时是“无病三分虚”。因而,除了实时补水,还应常吃一些益气养阴的食品以增加体质。 大暑仍然阳气最旺的骨气,恰当冬病夏治,此时也许吃一些诊疗冬病的食品。例如体寒的人,也许恰当吃点羊肉;关于易上火体质的人,也许多吃点香瓜、西瓜、水梨、香蕉、芒果、莲藕、西红柿、柿子、甜瓜、黄瓜、文旦等。 常日炊事中多吃些含钾丰盛的食品,如鳝鱼、牛奶、大豆、红豆、毛豆、油菜、芹菜、菠菜、海带、山药、莴苣、紫菜、西瓜、香蕉等。其余,灼热的夏令应多吃茶,茶中含钾丰盛,既能消暑,又能补钾,堪称面面俱到。 暑热蒸腾之下,不少人为求迅速降温,时时一瓶冰镇饮料大口大口地喝下,云云很简单损失脾胃阳气。另一方面,暑热天色食品保管欠妥极易靡烂,饮食不节或不洁饮食都很简单致使种种胃肠疾病,尤为民间所说的“伏天泻”则最为罕见。 因此,此时的饮食当以熟食、温食为主,尽可能少吃生冷、冰镇食品。剩菜务必密封冷藏,隔餐食品务必完全加热食用,一旦腐坏实时丢弃,切勿食用。产生伏天泻,可酌情服用藿香浩气丸、整肠丸等药物,切忌滥用止泻药,泻肚病症较重、病情繁杂者应实时就诊。 少动多静防伤阳 大暑时代天色灼热,人体阳气走于肌表,浮散于上,汗出过量简单损伤阳气。《黄帝内经》云“春夏养阳”,暑热天色应听命“少动多静”的摄生法则,留意一张一弛,以顾护阳气、坚持膂力。 闲暇光阴可练字做画、品茶赏花以一心安心,敛阳降气。暑天行动尤应把握好强度,虽各人的体质强弱不同,体能素养有别,但以弛缓行动为主,防止猛烈行动泄汗过分。 大暑食疗方 1、茯苓山药龙眼粥 材料:茯苓30克,小米50克,芝麻10克,龙眼肉10克,山药30克,大枣15克,桑椹20克。 制法:茯苓、山药洗净冷水浸泡2~4小时,加适当水用大火煮沸,而后参预小米等其余食材一同小火煮30分钟左右便可。 工效:补气和中。 2、小米茯苓薏米粥 材料:茯苓30克,薏米15克,白藊豆15克,小米50克。 制法:将茯苓、薏米、白藊豆洗净,放入锅中加毫升冷水浸泡4小时,武火煮开后放入小米,改中火煮20分钟便可。 工效:健脾补气,和中益肾,除热解毒,利水湿。 3、酸梅陈皮饮 材料:乌梅10克,山查10克,甘草10克,陈皮3克,冰糖适当。制法:将乌梅、山查、甘草、陈皮一同放入锅内,加水适当,大火煮开,小火续煮30分钟,参预冰糖,再煮5分钟便可。 工效:生津止渴,醒脾开胃。恰当汗多口渴,食欲不振之人。 4、薄荷五豆汤 材料:绿豆、赤小豆、黄豆、黑豆、白藊豆各20克,薄荷5克。 制法:以上五豆洗刷浸泡后加水适当,大火煮沸后,小火续煮30分钟,参预薄荷及糖适当再煮5分钟,放温后代茶饮。 工效:解暑利湿,健脾益肾。恰当一向身材偏虚,暑热夹湿之人。 5、百合赤豆粥 材料:粳米50克,小米30克,赤小豆20克,百合10克,莲子20克,冰糖适当。 制法:赤小豆、莲子、百合提早洗净、浸泡1小时,而后一共食材一同放入沙锅,加水适当,大火煮开后小火续煮1小时,参预冰糖调味。 工效:益胃健脾、利湿除烦。恰当暑天汗出较多,脾胃空虚或兼心烦多梦之人。 6、绿豆薏仁芡实粥 材料:绿豆30克,薏仁20克、芡实20克、小米50克,冰糖适当。 制法:绿豆、薏仁、芡实提早洗净、浸泡1小时,与小米一同放入煲中,加水适当,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约1小时,参预冰糖调味。 工效:消暑利湿、健脾养胃。恰当暑湿互结,脾胃空虚之人。 7、淮莲老鸭汤 材料:净老鸭克,山药克(鲜品),莲子30克,石斛20克,薏米30克,陈皮5克,生姜3片,蜜枣2粒。 制法:将材料洗净后,老鸭和山药切块,悉数材料放入煲中,加水适当,大火煮沸后转至小火,煮约2小时加盐调味便可。 工效:滋润补虚,健脾渗湿安神。恰当暑天脾虚湿困,夏夜寝息欠佳之人。■ 周末靓汤“粤人无汤不上席,无汤弗成宴”,不管春夏秋冬都离不开种种工效的汤水。摄生在四序,中医觉得“春养肝,祛湿除困;夏养心,清热消暑;秋养肺,滋阴润燥;冬补肾,固本培元”。 广东汤和广东文明同样,浸透着咱们中医炊事的文明,在岭南文明里展现的更为通盘,它在防病、治病、摄生中起到了很大的影响。 “季节靓汤”推举 夏令气象灼热,炙热多雨,暑湿之气简单攻其不备且暑气逼人,心气易于亏耗,尤为老翁、童子、体虚气弱者时常涌现中暑。即使当你涌现满身乏力、头昏、心悸、胸闷、留意力不集结、洪量出汗、手脚麻木、口渴、恶心等病症时,多为中暑前兆。来一路“益气生津、解烦止渴、养胃平补”的养胃消暑汤。材料麦冬60克 沙参60克 水鸭1只 生姜3片 食盐适当 (可供5人以上食用) 工效: 麦冬,《本草新编》曰:“麦门冬,泻肺中之伏火,清胃中之热邪,补心气之劳伤,止血家之吐逆,益精强阴,解燥止渴,美颜色,悦肌肤,退虚热,解肺燥,定咳嗽。”北沙参,清热、养胃、护胃、生津止渴。水鸭,性平凉,味甘,具备补中益气、平胃消食、利水消肿之工效。 恰当人群: 这道为夏令家庭摄生靓汤,长幼皆宜。 大师点评: 大暑是终年温度最高,阳气最盛的节令,在摄生保健中常有“冬病夏治”的说法,故关于那些每逢冬天爆发的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泻肚、风湿痹证等阳虚证,是最好的诊疗机遇。有上述慢性病的挚友,在夏令摄生中尤为应当细心颐养,重心防治。 小贴士: 水鸭肉可捞起,拌酱油佐餐用。 做法 沙参、麦冬、生姜洗净备用。 水鸭切块,置开水中稍煮少焉,再洗净。 上述主料放入瓦煲内,参预2毫升左右的净水。 先用武火煮沸,改文火熬1.5小时。 食用前参预适当盐便可。 原因:广东中医药、病院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预览时标签弗成点收录于合集#个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gfencaoa.com/lfcpzff/11012.html
- 上一篇文章: 大暑,快乐
- 下一篇文章: 用鲜草制作的凉粉你吃过吗原来广西玉林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