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人!听好啦!下面宣布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好消息是!记者从市气象台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了解到,我市昨天正式出梅。盼星星盼月亮终于告别这个黏哒哒的梅雨天了

今年我市6月18日入梅,7月21日出梅,入梅时间接近常年,出梅时间较常年偏晚9天,梅雨期共33天。梅雨期出现五次强降水过程,其中以7月1-6日的暴雨过程最强、范围最广。

梅雨期间,我市平均降水量达到毫米,是常年同期的2.6倍,从全省范围来看,我市位于全省降雨最多的区域,全市有21个站点累计雨量超过毫米,7个站点超过毫米。

总算是出梅了,不过高温桑拿天也接踵而至,局部雷阵雨天气也将频繁发生。市气象台副台长刘明:出!梅!啦!哈哈哈哈哈哈坏消息是……然而,刚一出梅,高温便接踵而至。截止下午三点,市区的最高温度已突破35度大关,当涂县石桥镇的最高温度更是达到了37.6度。市气象部门建议市民午后高温时段避免户外活动,注意多饮水,谨防中暑。接下来,准备迎接热得冒油的“烧烤天”吧……话不多说,先来感受下未来几天的气温!天哪!今天马鞍山气象台预报说最高温是38℃但走在外面感觉绝壁有40+呀!感觉要化了天呐,这种天气又要让我们开启“空调宅”模式啦,回家吹空调,出门找空调…简直想和空调绑在一起!!!太阳当空照出去玩儿一趟脸上身上就晒的通红滴出门时是白骨精……回来成了红孩儿……提醒

今日大暑!今日大暑,准备好迎接一年中最热的节气了吗?

大暑习俗,消暑祈福

喝羊汤

  山东不少地区有在大暑这一天“喝暑羊”(即喝羊肉汤)的习俗。三伏天喝羊汤,配以辣椒油、醋、蒜等,全身大汗淋漓,可带走五脏积热,有益健康。

吃凤梨

  台湾民谚“大暑吃凤梨”,说的是这个时节的凤梨最好吃。凤梨的闽南语发音和“旺来”相同,所以也被用来作为祈求平安吉祥、生意兴隆的象征。

姜汁调蛋

  浙江台州椒江人有大暑节气吃姜汁调蛋的风俗。姜汁能去除体内湿气,姜汁调蛋“补人”。也有老年人喜欢吃鸡肉粥,谓能补气。

吃仙草

  广东很多地方在大暑时节有“吃仙草”的习俗。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唇形科仙草属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茎叶晒干后可以做成烧仙草,又名“凉粉”,是一种消暑的甜品。

  吃荔枝

  在福建莆田,“过大暑”讲究吃荔枝。荔枝含有大量的葡萄糖和多种维生素,富有营养价值,大暑这天吃荔枝最惬意、最滋补。因为荔枝性热,过去人们常常把它放在井里,能保鲜多日。

大暑时节,静心养生

  大暑是全年温度最高、阳气最盛的时节,在养生保健中常有“冬病夏治”的说法,对于那些每逢冬季发作的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等,尤其应该细心调养,重点防治。

吃药粥滋补身体

  夏令气候炎热,易伤津耗气,因此可选用药粥滋补身体。多吃一些冬瓜、薏米、茯苓、山药等食物,最好以这些食材熬粥或煮汤。也可用新鲜的藿香叶、薄荷叶、佩兰等煮汤或熬粥。

食家禽气血双补

  冬补三九,夏补三伏。家禽肉是低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其蛋白质属于优质蛋白,具有补肝肾、益气血的功效,可气血双补,特别适合脑力劳动者、神经衰弱者。

吃姜暖胃增食欲

  俗语说,“冬吃萝卜夏吃姜”。夏天虽热,但阳气在表,阴气在里,内脏反而是冷的,容易腹泻,所以要吃暖胃的姜。姜具有增进食欲、祛风散寒的功效。清晨之时,人的胃气有待升发,吃点姜可以健脾温胃,鼓舞阳气升腾。

尽量从事“慢”运动

  大暑前后,天气往往闷热、潮湿,人体感觉不舒服。因此,大暑养生首先要避开在闷热天气下的过度劳动,尽量少出门、少活动。为了让体内的湿气散发出来,尽量在早晚温度较低的时候,进行散步等强度适中的“慢”运动。

“情绪中暑”不可忽视

  持续高温天气,不仅带来身体上的不适,还会对心理和情绪产生负面影响,出现“情绪中暑”。对年老体弱者来说,情绪障碍可能会使他们心肌缺血、心率失常和血压升高。因此,应保持乐观情绪,戒躁戒怒;遇到不顺心的事,要学会冷处理;规律睡眠,戒烟限酒。

马鞍山新闻广播

记者:梁琰

FM马鞍山新闻广播新闻工匠打造有品质的内容合作新闻爆料

赞赏

长按







































卡介苗疫苗是否适合白癜风患者
北京中科医院爆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gfencaoa.com/lfcrybw/1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