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怀十首》

[宋]汪莘

形骸欹仄面皮黄,破屋三间号柳塘。

自大暑来真畏暑,到微凉处便知凉。

大暑气候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大暑节气的到来,意味着“蒸煮模式”达到顶峰,迎来了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40℃以上极端高温天气有可能经常出现,大家要当心身体和情绪“中暑”。在这个全年最热的时节里,更要保持心平气和。

大暑,其气候特征是:"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同时,很多地区的旱、涝、风灾等各种气象灾害也最为频繁。

大暑三候一候腐草为萤

世上萤火虫约有二千多种,分水生与陆生两种,陆生的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上,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

二候土润溽暑

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

三候大雨行时

时常有大的雷雨会出现,这大雨使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大暑民俗吃仙草

广东很多地方在大暑时节有“吃仙草”的习俗。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唇形科仙草属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茎叶晒干后可以做成烧仙草,又名“凉粉”,是一种消暑的甜品。

饮伏茶

伏茶,顾名思义,是三伏天喝的茶。古时候,很多地方的农村都有个习俗,村里人会在村口的凉亭里放些茶水,免费给来往路人喝。喝茶是为了避免中暑,所以每个凉亭里都有专人全天煮茶,保证供应。

送“大暑船”送“大暑船”是浙江沿海地区,特别是台州好多渔村都有的民间传统习俗,其意义是把“五圣”送出海,送暑保平安民。送“大暑船”时,伴有丰富多彩的民间文艺表演。大暑养生

静心养生保持睡眠充足

唐·白居易写:“何以销烦暑,端居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得,难更与人同。”意思是说“心静自然凉”。因大暑天暑气流行,人体火气旺盛,容易五行失衡,心生烦闷,静心是大暑的养生之道。

夏天可以适当晚睡而早起,使身体顺应夏季宣发生长的状态。夏季日长夜短、气温高,为了保证充足的睡眠,中午应午睡0.5~1小时,给身体充电,以保证饱满的精神状态、充足的体力,防止免疫力下降。

避开高温适当慢运动

由于大暑前后,温度相对较高,加之南方的天气往往闷热、潮湿,人体感觉不舒服,即使大汗淋漓也解不了困热,反而更容易中暑。因此,大暑养生首先要避开在闷热天气下的过度劳动,尽量少出门、少活动。为了让体内的湿气散发出来,尽量在早晚温度较低的时候进行散步等强度适中的运动。

养胃生津多食药粥

夏季的饮食调养是以暑天的气候特点为基础,由于夏令气候炎热,易伤津耗气,因此常可选用药粥滋补身体。著名医家李时珍尤其推崇药粥养生,他说:“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也”。大暑食谱

陈皮绿豆粥—降火解暑、健脾养胃

材料:绿豆g、米5g、片糖1块、陈皮1块、水适量。

做法:

1.陈皮洗净稍微浸泡一下捞起撕成片备用

2.绿豆提前一晚泡好,洗净后和洗好的米一起放入锅内,大火烧半小时左右到水开(如果使用高压锅,可忽略以下的时间,只需要熬到绿豆开花即可)

3.转小火慢慢熬大概1小时左右,直至米以及绿豆都充分煮成开花状为佳

4.加入陈皮,熬煮5分钟左右

5.用片糖调味到自己喜欢的甜度,搅匀至完全融化即可

陈皮调养

到了大暑节气,人体的气血非常旺盛,消耗的营养物质也最多。大暑季节正直三伏天,暑气较重,酷热会导致脾胃功能低下,降火解暑,健脾养胃是养生要点。

健脾养胃

大暑节气暑湿盛行,暑湿易困脾碍胃,导致肢体困重,倦怠嗜卧。可常喝陈皮煮水调养脾胃,简单又方便。陈皮性温,味辛,归脾、肺经。有理气调中、健脾、燥湿化痰的作用,是不可多得的药食茶同源、食养俱佳的中药材。

降火消暑

如果觉得陈皮煮水太单调?夏季又经常熬夜伤肝火、伤脾胃,不妨试试这款陈李济蒲公英花茶!轻生活,清享受,典方润降火消暑熄灭“火焰山”。陈皮调和增益,桂花/菊花花/蒲公英配伍,陈皮玫瑰蒲公英花茶、陈皮菊花蒲公英花茶、陈皮桂花蒲公英花茶,三种口味,三种享受。科学配比独立包装简单喝好茶。

冲泡方法:独立包装、懒人喝法,加入-毫升80℃左右的水,浸泡3-5分钟即可饮用,或根据个人喜好控制浸泡时间饮用。

本文部分图片和内容来自网络,因为无法联系版权所有者,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删除,给您造成不便,请谅解!

订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gfencaoa.com/lfcxgls/10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