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人小时候常见野花野草,原来有这么多功
过去在阳江的农村 跌伤摔伤了, 到路边摘点草揉碎涂涂伤口就好了! 其实很多野花野草都有药用价值 知道的当时宝,不知道当是草。 今天小in整理出常见的野花野草, 大家认识一下吧~ 鸡屎藤?阳江人常用鸡屎藤来做狗利仔,广西特色小吃鸡屎藤籺、江门鸡屎藤饼,也是用鸡屎藤与糯米粉做的。 中医认为,鸡屎藤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消食化积、解毒消肿、活血止痛。 主治:气郁胸闷,中暑,阑尾炎,关节风湿痛;失眠,久咳,农药中毒。治风湿痹痛;食积腹胀;小儿疳积;腹泻;痢疾;中暑;黄疸;肝炎;肝脾肿大。无名肿毒;脚湿肿烂。烫火伤;湿疹;皮炎;跌打损伤;蛇蛟蝎螫。 凉粉草?凉粉草是用来做凉粉的,过去阳江人常用来煲红豆凉水解热。中医认为,凉粉草,气微,嚼之味淡甘,有胶性。其性寒,味甘、淡,有消暑、清热、凉血、解毒的功效,可治疗糖尿病、黄疸、泄泻、痢疾、高血压、急性肾炎、中暑等症。 风湿性关节炎、烧烫伤、丹毒等病症。 凉粉草有山草和田草之分,最好选山草不要选田草。山草头部短田草头部长,山草较田草更具凉粉味,煮出来的凉粉水浓香,田草味道较淡,比山草便宜。 一点红?听阳江的老人家说,上火的人用一点红的叶子煲水喝,可以清热降火。一点红具有清解大肠湿热,凉血生肌,消肿拔毒的功效。治痢疾、脱肛(配火炭母),麻疹后热毒内困,赤眼,尿黄、肝炎、肾炎、疮疖肿毒,湿疹痒痛,乳疮(外洗或捣敷),小儿生殖器红肿(外洗或内服)。治肾盂肾炎的方子:一点红一斤,狗肝菜一斤,车前草半斤。水煎成毫升。成人每日三次,每次10毫升。(广西《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 鱼腥草?鱼腥草又叫狗贴儿,味辛,性寒凉,归肺经。能清热解毒、消肿疗疮、利尿除湿、清热止痢、健胃消食,用治实热、热毒、湿邪、痔疮便血、脾胃积热等。 现代药理实验表明,本品具有抗菌、抗病毒、提高机体免疫力、利尿等作用。 龙葵?果实成熟时是黑色,未成熟时是青色,成熟时可以吃,味道酸甜可口,跟葡萄的味道差不多。功能主治:治痢疾,淋浊,白带,跌打损伤,痈疽肿毒。 狗肝菜?功效:解毒疗疮。主治:具有清热解毒、凉血、生津、利尿作用的功效;用治实热内结之热毒斑疹、便血、小便不利、肿毒疔疮等症;外用可用治跌打损伤、红肿出血。 苍耳?小时候我们常发坏,常把它的果实粘在其他小孩头发上。中医认为,苍耳苦辛、寒、有毒。可以入药,入药治麻风,种子利尿、发汗,茎叶捣烂后涂敷,治疥癣,虫咬伤等。 刺蓟?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草四·大蓟小蓟》[附方]:“心热吐血,口乾。用刺蓟叶及根,捣绞取汁,每顿服二小盏(《圣惠方》)。”如在野外遇到刀割手或其它部位出现流血时,取刺蓟叶片揉烂以汁水滴于伤口并敷于其上,镇疼止血,效果良好。 鬼针草?小时候最怕在野外碰到这个草,会沾到衣服。中医认为,这个草可清热解毒,活血散於。主治感冒发热、咽喉肿痛、肠炎、阑尾炎、痔疮、高血压,跌打损伤、冻疮、毒蛇咬伤等。外用时将鲜品捣烂敷患处。 白花蛇舌草?白花蛇舌草:味微苦,甘,寒。入胃、大肠、小肠经,苦寒清热解毒,甘寒清利湿热,对痈肿、咽痛、蛇伤等有较强的解毒消痈作用。一般用于治疗疮毒、咽喉肿痛、肠痈腹痛、毒蛇咬伤,也用于热淋涩痛、小便不利。 崩大碗?也叫蚶壳草,以前跌伤出血常用这个草敷。中医认为它清热利湿,解毒消肿, 主治:用于湿热黄疸,中暑腹泻,砂淋血淋,痈肿疮毒,跌打损伤。还可减肥,去湿热。治肝肿大、肋膜炎。 虎尾草?小时候经常玩这个草。中医认为,虎尾草味辛;苦;性微温,有祛风除湿、解毒杀虫的功效。主感冒头痛;风湿痹痛;泻痢腹痛;疝气;脚气;痈疮肿毒;刀伤等。内服:煎汤,3~9克。外用:适量捣绒敷。 牛筋草?全草药用。性味:甘、淡,平。祛风利湿,清热解毒,散瘀止血。用于防治乙脑,流脑,风湿关节痛,黄疸,小儿消化不良,泄泻,痢疾,小便淋痛;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犬咬伤。 马唐?跟牛筋草差不多,就是穗小一点,根很厉害,不好拔出。中医认为它明目润肺,主治目暗不明,肺热咳嗽。:《别录》:“味甘,寒。”入肝,脾二经。 泥胡菜?别名:剪刀草、石灰菜、绒球、花苦荬菜、苦郎头、糯米菜,跟蒲公英差不多,就是不会放飞它自己孩子们。消肿散结,清热解毒。用于乳腺炎,颈淋巴结炎,痈肿疔疮,风疹瘙痒。可以做凉菜,包菜窝窝。 灯笼草?灯笼草味苦,微寒。归肺经。清热解毒,利尿去湿。民间用全草入药,治功能性子宫出血、胆囊炎、黄胆型肝炎、感冒头痛、腹痛、小儿疳积、火眼、跌打损伤、疗疮、腮腺炎、喉痛、咳嗽、皮肤疮疡、蛇及狂犬咬伤、烂脚丫、烂头疗及痔疮等症。 千里光?治疗种各种急性炎症性疾病,明目。小儿胎毒,肾囊风,湿疹。 田旋花?跟喇叭花也就是牵牛花相似,叶子不同,它是柳叶状,喇叭花是掌状。根状茎横走。茎平卧或缠绕,有棱。蒴果球形或圆锥状;种子椭圆形。花期5~8月,果期7~9月。全草入药,性味:辛、温、有毒;主治:祛风止痒;止痛。主风湿痹痛;牙痛;神经性皮炎等症。 马鞭草?全草供药用,性凉,味微葳,有凉血、散瘀、通经、清热、解毒、止痒、驱虫、消胀的功效。功能主治:外感发热,湿热黄疸,水肿,痢疾,疟疾,白喉,喉痹,淋病,经闭,症瘕,痈肿疮毒,牙疳。 鳢肠?鳢肠(lǐcháng),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直立,具匍匐茎;叶对生,披针形;头状花序,腋生或顶生,花白色;瘦果黑色。全国广布种。常见于田梗,沟溪边湿地。全草药用,有收敛、止血、补肝肾之功效。 异性莎草?为低洼潮湿的旱地的恶性杂草。生于稻田或水边潮湿处。味咸微苦,性凉,无毒。入心、肝、肺、膀胱经。行气,活血,通淋,利小便。治热淋,小便不通,跌打损伤,吐血。 狗牙根草?最常见的杂草。苦微甘,平。药用功能:解热利尿、舒筋活血,止血,生肌。 勒菜?勒菜,因身上长着许多刺勒而得名。过去阳江农村做的狗利仔,就用到勒菜,可以到野外采摘,现在有人专门种植这种菜。据《本草纲目》记载簕菜由于有“解百毒”之称,食味甘醇,芳香浓郁,回味无穷。具有清热排毒,消暑解渴,解烟酒,减肥,抗疲劳诸功效。 益母草?中医常用草药。在夏季生长茂盛花未全开时采摘,味辛苦、凉,活血、祛淤、调经、消水,治疗妇女月经不调,胎漏难产,胞衣不下,产后血晕,瘀血腹痛,崩中漏下,尿血、泻血,痈肿疮疡。益母草有利尿消肿、收缩子宫作用的作用,是历代医家用来治疗妇科病的要药。 车前草?功效:清热,利尿,祛痰,凉血,解毒。 主治:用于水肿尿少,热淋涩痛,暑湿泻痢,痰热咳嗽,吐血衄血,痈肿疮毒。 地黄?鲜地黄为清热凉血药;熟地黄则为补益药。此外,地黄初夏开花,花大数朵,淡红紫色,具有较好的观赏性。现代医学表明,地黄具有降血糖、抗炎免疫、抗肝损害、治疗肝炎、白喉等作用。 决明子?决明子常用来泡茶喝。它味苦、甘、咸,性微寒,入肝、肾、大肠经;润肠通便,降脂明目,可治疗便秘及高血脂、高血压。还有清肝明目,利水通便,缓泻作用,降血压降血脂。 三叶酸?主治失眠、传染性肝炎,小便血淋二便不通。癣疮作痒。汤火伤、跌打新老损伤,水泻、喘咳、小儿肝热。 何首乌?何首乌味甘,温,无毒。主要功效:养血滋阴;润肠通便;祛风解毒。主血虚头昏目眩;心悸失眠;肝肾阴虚之腰膝酸软;须发早白;耳鸣;遗精;肠燥便秘;久疟体虚;风疹瘙痒;疮痈;瘰疬;痔疮。 旋覆花?也叫金佛花,跟苦菜花常混了,区别是它的花蕊比较大圆盘状,苦菜比较小刺状。常见中药。可清热、祛痰,镇咳、平喘,用于各种咳嗽。 金银花?金银花自古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它性甘寒气芳香,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又可祛邪。金银花既能宣散风热,还善清解血毒,用于各种热性病,如身热、发疹、发斑、热毒疮痈、咽喉肿痛等症,均效果显著。 合欢花?也叫木芙蓉,很好看,也很香,但有的人对它过敏。树皮(合欢皮)含皂甙、鞣质,有解郁安神、活血消肿的功能;用于心神不安、忧郁失眠、肺痈疮肿、跌打伤。 鹅不食草?其味辛性温,归肺经,具有发散风寒,通鼻窍,止咳,解毒,止痒等功效。 主治:用于风寒头痛,咳嗽痰多,鼻塞不通,鼻渊流涕。 布惊?布惊草还是客家人不可或缺的包粽子原料,布惊草烧成灰,滤出的水叫灰水,用来制作独特的灰水粽。布惊性温、味苦、辛,无毒,可清热解署、祛风除湿、止咳化痰、平喘理气、杀菌止痛。 主治:支气管炎、感冒、咳嗽、哮喘、肝炎、胃痛、肠炎、消化不良、疟疾、风痹、疝气、痔疮、泌尿系感染;外治:风湿、湿疹、皮炎、脚癣;叶:虫、蛇咬伤、灭蚊、灭蛆。 马齿苋?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血消肿。治热痢脓血,热淋,血淋,带下,痈肿恶疮,丹毒,痕疬。用于湿热所致的腹泻、痢疾,常配黄连、木香。内服或捣汁外敷,治痈肿。亦用于便血、子宫出血,有止血作用。 马齿苋与琼珍灵芝一起煮水喝可以降低血糖,治疗糖尿病,失眠,皮肤病等症。 艾草?阳江人常用来做艾妈。艾叶有散寒止痛,温经止血的作用,鲜嫩艾草包水饺、艾草叶煮面、艾草褒鸡、艾草煮鸡蛋都好吃,可治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崩漏经多,妊娠下血;外治皮肤瘙痒,脱皮。 一般家里可以泡脚,或者点燃熏灸,对于寒证病人来说有一定帮助,但是也要小心上火。 蒲公英?蒲公英味苦、性寒,入肝、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尿等功用。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蒲公英有一定的杀菌作用,用于治疗急性乳腺炎、结膜炎、淋巴结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还可治胃炎、肝炎、胆囊炎及泌尿系感染等各种感染性疾病。 ??? 阳江民间遍地的野花野草, 佑护着阳江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尤其是近几十年, 懂得草药使用的人慢慢减少, 希望这篇文 能让更多人认识到草药的价值。 来源:网络整理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gfencaoa.com/lfcxgls/123.html
- 上一篇文章: 截至2017年初,最全的保健品药食同源
- 下一篇文章: 大暑绝对不能错过的养生秘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