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大热天的,不来碗凉粉爽一爽吗
天气是越来越热了,在这种时候,还有什么比搬个小板凳,坐在树荫下,吃碗凉粉更惬意的事? 凉粉,是中国传统消夏解暑的小吃,它的存在恐怕距今也有千多年了。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称北宋时汴梁已有“细索凉粉”。通常凉拌的凉粉,并不用刀子切凉粉,而是用一个特制的圆形的象浅勺般上面布满圆孔的的铁皮——锼子一圈圈在凉粉上盘旋,粉条就从那一个个圆孔中出来了,然后装在碗里,加上红色的辣椒水、绿的的荆芥、麻油、香醋、细盐、大蒜汁等调料。 凉粉在我国很多省都有,比如山西、陕西、四川、广东、贵州、浙江等,在原料、做法、口味上都有区别。一般都是用黄豆、绿豆、大米、凉粉草或者豌豆做成。 不过今天,我们要介绍一种不太一样的凉粉——根粑凉粉。根粑凉粉,是湖北省西南边界小城——利川的特色小吃。其实,它的制作过程与其他的凉粉并无太大区别,只是原料有点不同。蕨根为凤尾蕨科植物蕨的根茎,内含淀粉,在秋、冬采集"蕨"的根部,洗净、晒干,即为蕨根。蕨根磨成粉后,可做成各类菜肴。 中国人很多食材的发现过程,并不如想象当中那么浪漫,它们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一个比较悲伤的原因——没吃的。但中国人又同时有一种乐观的精神,即便在很困难时候,仍不忘记通过调味把食材变成一道道美味。 比如蕨根,很显然不是一道美味的食物,直接食用,对身体害大于益。通过晒干、磨粉、烹饪后,它就变成了各式各样的美食,比如脆皮蕨根卷和蕨根凉粉。 当然要吃到这碗粉,也不太容易,首先是蕨根的收集就比较困难。秋冬季节是挖蕨根的时节,根通常深埋于地下1米多的深处,把它完好无缺的挖出来要费一番周章。一般来讲,手法熟练的人一天下来也挖不到几斤。 挖回家后先是把它洗干净,然后研磨成粉,装进一个大容器里(一般是一口大缸或者一个大盆),然后用水浸泡,不断搅拌,然后过滤,用清水多次清洗蕨根粉溶液后,把保留下来的固体物拿出去晾晒,最后得到蕨根粉。整个过程一般需要几天的时间,但这个成本是值得的,蕨根粉制成之后,可以存放很长的时间,它本来就是当地人所存储的一种过冬食物。 夏季炎热时,用水和(huo)蕨根粉,勾芡,做成蕨根面团,用特制的漏勺把面团做成面条状,倒入锅中煮熟,再倒入冷水或冰水中冷却、备用。与其他凉粉的制作过程其实是差不多的。 凉粉除了爽滑之外,是没有味道的,好不好吃关键还是看调味。利川与重庆万州接壤,因此饮食口味上深受其影响,喜好辣,尤其喜欢吃酸(不是醋,是泡菜坛子里的发酵水),酸和辣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当地有句俗语:三天不吃酸和辣,心里就像猫爪抓。 利川人习惯用盐、醋、花椒、蒜泥、辣椒、葱白等十几种原料与冷开水或冰水混合,再淋上一瓢酸菜水,吃的时候,倒入盛有蕨根粉丝的碗中,吃起来酸辣可口,对消暑解热、开胃都有帮助。 根粑凉粉是利川非常大众的小吃,无人不知。盛夏,在街上经常能看到推着小车售卖凉粉的人,但凡看到,多半是会买一碗的,如果没看到,还会到处去找。就是这么爱! 最后,蕨根与蕨菜据说多吃对身体是很不太好的,虽然它可以入药,但总体而言弊大于利,所以还是不要吃太多了,更不要相信那些跟你说蕨根蕨菜可以养生的人!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gfencaoa.com/lfcxgls/1988.html
- 上一篇文章: 奶茶里的这种加料,居然能减肥
- 下一篇文章: 再见,相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