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美文
人间遐想 最穷的年纪杨坚 曾在知乎上看到有人在问:你最穷的时候,是怎么熬过来的?看到标题的一刹那,我的心似乎被什么击中,莫名的伤痛顿时在心中弥漫,眼泪跟着掉了下来: 年,大学毕业后,我到仙居某厂上班。报到第一天,门卫大叔告诉我,厂里已经五个月没发工资了,当时这个曾红火一时的明星企业已快进入破产清算重组的程序。每过一段时间,厂里会发出一个名单,名单里,将会有一批员工下岗,虽然厂里发不出工资,大家嘴里都说不想再在这里呆了,但真正说要上那个下岗人员名单时,却又提心吊胆怕真被裁员。大家心里都明白,离开这里也未必有其他更好的地方可去,毕竟这是一个集体,毕竟有一个归属地,企业也许会有重新兴旺重振旗鼓的机会,一旦下岗离开这里,将像一叶飘篷,连归属感都没有了。 好心的阿姨收留我在他们家蹭饭吃。她们对我很好,但寄人篱下的感觉真不好。每天早上骑着自行车去上班的途中,我都盼望厂里会有好消息,会有工资发,三桥头沿途两旁的树木被我数得滚瓜烂熟,寒冬酷暑,风里来雨里去,可快两年了直到我离开,工资仍是一分钱也没有发,平时生活费用还得靠父母、弟弟不时接济。母亲仿佛觉得是她生产了一个伪劣产品,让她蒙羞,见到我总是眉头紧锁,自此家中已不复往日的温馨。 秋去冬来,天气渐渐转冷,漫漫的冬夜盖着薄薄的被子经常被冻醒,半夜我起来把毛衣和袜子穿回去再睡。有太阳的日子我天天晒被子,隔壁邻居问怎么天天晒啊?我说喜欢晒过的被子里,有一股冬日阳光的味道。其实她不知道,夜里太冷,晒过的被子,晚上会暖和点。 年的某一日,看到《仙居报》在招考员工,刚好有同学的老公在那里上班,我和同学联系想了解一下具体情况,徘徊在她家附近时想买一点水果,但摸遍全身口袋身上仅有几毛钱,还不够买一串葡萄,最后讨价还价后提着一小串的葡萄来到同学家。虽然同学并不太了解我当时的窘境,但还是很热情地接待了我,并没有鄙视我手中的那小串葡萄。 后来,我通过公开招考,考进了那家报社,我感到很高兴,因为这里是每个月都发工资的,我终于不用为下一餐到哪里吃饭而发愁了,不用为催交电费和煤气费担心了。 有人说,感谢这段贫穷的经历,它将是一种财富可以让你更强大,也许以上的文字熬成一碗心灵鸡汤便是: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但真是这样吗?我无法回答。只是到现在,几十年过去了,对贫穷的恐惧深深地植入我的骨髓里我的心灵上,至今我仍缺乏一种安全感。 曾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仙居电视台《》热线看到这么一个节目:在省耕路抓到一名抢劫犯,问抢劫原因,该案犯是一名外省来仙居开大货车的司机,给车主跑长途每个月固定能有几千元收入,前段时间老婆打电话来说家里孩子病了急需钱,他刚把身上所有的钱寄回了老家。但这边大货车的车主却突然在没有征兆的情况下告诉他,车主已经把车子卖掉了不再需要他来开车了。这样他失业了。记得当时他在镜头前痛哭流涕地说:我已三四天没有吃饭了,头晕乎乎的,走在省耕路时看到那个女的背着一只包,我就冲上去想抢点钱吃饭。他只抢到十多元钱,然而法律无情,判了四五年。贫穷、饥饿可以使一个本来清白、良善的年轻人铤而走险。多年过去了,那个声泪俱下的镜头一直在我心头隐隐作痛。此刻你还能说贫穷是一种财富吗? 对于贫困的经历,我看到有网友这样回答:其实,值得感谢的不是那段贫穷的经历,那些经历不是财富,能顺利谁会想坎坷?能吃肉谁想喝汤?能当章子怡谁想做贾玲?在逆境中挺过来的是你自己,没有被打垮而挺过来的是你自已,在堕落的边缘苦苦挣扎没有随波逐流的是你自己,熬过贫穷的日子后,将会是海阔天空,所以最值得感谢的还是坚强的自己。 食味人心 青草糊 唳夫 南方的大夏天总是毒太阳,走到天光下,就会被阳光裹持去,汗水蒸腾,烤扁、烤瘪、心肝肺烤熟,满世界散发香喷喷的烤人味。我们做小孩的不蠢笨,我们有过夏天的妙法。结几个伴,浸到河港水里面,嘴里滋滋吐水,打水仗,顺便摸点螺蛳蚌壳;不然傻呆呆坐在树荫下,转角吹来小南风,小盹打成大觉,一觉慵懒一下午。 忽然听到“青草糊”“石莲糊”的吆喝声,脑袋一激灵,跑出去,小贩在屋檐下歇下担子了,手捏着白毛巾擦汗。旁边的桶盖打开,一团的大人小孩围上去,一桶黑亮亮的青草糊,一桶白亮亮的石莲糊,黑白如玉,清凉怡人,害人喉咙咕噜噜响。看到人家拿来碗掏钱一角二角买了,小贩手势熟练,拿着舀子在桶里截,把青草糊舀到大碗碎成小块,浇红糖水,甩薄荷水,丢点芝麻粒……递到买的人手里。买的人还用调羹慢腾腾搅,搅得匀了,舀进嘴里,啧一啧,眼里透出雾腾腾的凉气,还要朝我们没买的人瞅一瞅。真气人!我们做小孩的,兜里没钱,压不住肚子里的馋虫,就跑到家里找娘讨钞票。娘讲贪吃,不给。就黏,闹,蠓虫一般嘤嘤声,挤眼泪,娘拗不过,皱着眉头掏钞票。接了一角二角,奔到吃饭间拿碗和调羹,再飞出门,只怕小贩瞬间就卖光了。 想起幼年事,我常会自己笑出声来。在我记忆之中,青草糊之味,味若琼浆仙液,特别在夏天,能吃一碗,夫复何求?在我们台州一带,吃青草糊,也算是最好的解暑良方。《温岭县志》也有记载:“菁草糊:菁草加水煎煮,取汁冷凝后成糊状,吃时加桂花糖,清香解渴。”它讲的是“菁草”,意谓“草之精华”。但这到底是种什么草呢?我好长一段时间不清楚,也没有见本地有种这草的农户。但后来知道,这种草叫“仙草”,又名仙人草。做青草糊要用凉粉,就又叫做凉粉草。其实这种草在福建那边种植颇多,现在那边有企业生产的罐装仙草蜜,就是拿这种青草做的。在那边有个传说,讲福建人林钊杰在山间采集草药医治中暑,这天不小心自己也中了暑,昏过去了,醒来口渴,发现旁边有天然形成的仙草冻,就用手捧着吃了,暑意俱无,身体就好了。由于这种草神奇的消暑功效,被誉为“仙草”。 程乙本《红楼梦》里讲林黛玉前生是一株“绛珠仙草”,贾宝玉的前生神瑛侍者见这株草“十分娇娜可爱,遂日以甘露灌溉”。这种草是不是就是我现在所说的“青草”?或是它的近亲旁类?呵呵!我不晓得唉!要不,晚上做梦去考证一下? 我对于青草糊的迷恋,在于它所带有的“青草气”,这种清新的青草气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使我至今欲罢不能。倒底是什么味?我吃得出来,但用言语形容,恕我笔拙。比如讲吃超市里买来的仙草蜜、仙草冻,或者街角阿婆卖的青草糊,看起来样子差不多,但那味真的没有。 去年夏天,我心血来潮,在网店上找到了这种草,买了几斤。我老婆就学着烧,先是洗,然后放在锅里煮,煮得几个钟头,煮成黏糊褐色的水,再筛掉青草渣,放山粉下去,不停地搅,最后等着结冻。我凑过去闻闻,真有青草气唉!这种味越过几十年熏来了,从我的幼年向我的成年熏过了。于是舀了一碗,放红糖水,放薄荷水,美美吃起来,我的吃态一定跟孩时一样的贪婪。 今年夏天,我家就经常做青草糊。我老婆有时候手艺不到家,冻得过一点,或者竟未结冻,那也没关系,放冰箱里凉一凉,每天下班后吃一碗,那青草味浓,我就十分的喜欢。 涉笔成趣 戏缘王丽敏 越剧是中国第二国剧,主要流行于江浙一带,在我的家乡也极为盛行,用我们本地的说法叫“戏”。印象中,每年农闲时或重要的节日里,各村总要做一回戏,短则三五天,长则八九日,甚至半个月之久。这似乎成了家乡的一种习俗,一直延续至今。在耳濡目染中,小时候的我就与“戏”结下了不解之缘,“看戏”是我童年生活的一部分。 提起做戏,那可是村子里的一件大事。第一晚得选一个黄道吉日,开台前的两三天内,几个村民就忙活起来,搭戏台、运长凳、请神佛等等。接着,戏班子来了。我们这些还未上学的娃儿们就挤着围观,比如看看戏人长什么样,有哪些道具。那时的戏台十分简陋,舞台上只是一两块幕布而已,台下的戏场也是露天的。 好戏在我们的企盼中终于开演了。一声声管笛笙箫中,戏人粉墨登场,咿咿呀呀,时而轻柔委婉,时而高昂激越,句句唱词抑扬顿挫、扣人心弦。他们在舞台上的一伸一拉、一甩一提都时时吸引着我的眼球。我小小的身躯端坐在黑压压的人群中,抬头观望了一场又一场。有时看到主人公不幸的遭遇,我不禁潸然落泪,心里边不停祈祷着好人能有好报。这感天动地的情节,佛道神仙亦伤怀啊。我这样想着,结局真如我所愿。曲终人散时,我还停留在故事里,只觉余音回绕,不绝于耳。猛一回神,但见戏场内只剩寥寥几人。于是乎,我来到妆扮室里看着戏人卸妆,这留恋之情难以言表。直至戏人吃起晚饭,暮色渐浓时才匆忙赶回家。 那些年确实是过足了戏瘾。记忆中,我不知看了多少出戏。戏里唱不尽人间的冷暖是非,演不完世上的恩怨情仇。《红楼梦》里的金玉良缘,《五女拜寿》的世态炎凉,《梁祝》爱情的千古绝唱,《劈山救母》的仙凡真情……在舞台上演了一遍又一遍。我在心里嘀咕着:这戏的剧本到底有多少本呢?母亲告诉我约摸有两百多本。顿时我在心底里崇拜起这些戏人了,这么繁杂冗长的台词居然能娴熟地唱出来,还把每个故事表演得如此淋漓尽致,真了不起。都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可想而知戏人们不知花了多少心血与汗水。怀揣着对戏的钟情和对戏人的敬仰之情,我幼小的心灵深处渐渐萌发了“长大了要演戏”的念头。这不,我与姊妹在家中模仿起了戏人,一会儿碎步而走,一会儿拂袖而起,唱念做打,无时不有,引来家人的阵阵欢笑。童年在戏的快乐之中悄然而过。 转眼间,我上学了。时过境迁,上学后的我一心扑在了学业上。小学的刻苦努力没有白费,我就读于乡镇的重点中学。紧张的学习更使我无暇去随时看戏了,偶尔在心里惦念着。那一年,我顺利考上了师范,最终没能踏进演戏的大门。在音乐课上,我知道了村子里做的戏叫越剧,它的发源地是浙江嵊州,剧中有不同角色,主要有小生、小旦、老生、小丑、老旦、大面(亦称大花脸)这些行当。我还对一些剧情有了更深入的探究,从中我明白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来源、《红楼梦》的取材之处、《陆游与唐琬》的美丽传说…… 工作后,偶有几次趁着空闲的晚上前去看戏。只见戏台不比往日了,变幻的背景、炫丽的灯光使整个舞台显得金碧辉煌。而台下的戏场被布置得密不透风了,在这样的环境里看戏倒是一件超级享受之事。不知怎的,我看戏的心情却大不一样了,常带着欣赏的眼光去看每位戏人的表演。北京治白癜风的中医院北京市中科医院好不好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gfencaoa.com/lfcxgls/2294.html
- 上一篇文章: 30年前泰宁人吃的这些东西,吃过三样的
- 下一篇文章: 吃货必看皇茶,贡茶,满记中山这些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