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草为萤土润溽暑大雨时行,是为大暑
大暑节气简介: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北半球在每年7月22日-24日之间,南半球在每年1月20-21日之间,太阳位于黄经°。大暑期间,汉族民间有饮伏茶,晒伏姜,烧伏香等习俗。"六月中,……太阳到达黄经°之时为“大暑”节气。“大暑”与“小暑”一样,都是反映夏季炎热程度的节令。 节气由来: 大暑”表示炎热至极。《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这时正值“中伏”前后,全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一年中最热时期,也是喜温作物生长最快的时期,但旱、涝、台风等自然灾害发生频繁,抗旱排涝防台和田间管理等任务很重。 大暑三候: 大暑有三候:一候腐草为萤。古人认为萤火虫乃是腐草所变,丹良、丹鸟、夜光、宵烛,皆萤火虫之别名。 二候土润溽暑。我们说过暑是一种湿热,溽,湿也,土之气润,故蒸郁而为湿。大暑时节的热更是湿热难当,这种感觉想来南方更为明显一些。 三候大雨时行。因为湿热,湿气不断聚集,最后招来磅礴大雨,大雨时行以退暑,立秋就快来了。 气温特征:高温酷热、台风、长江中下游伏旱天气: 高温炎热:7月22日之间,这时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处在一年中最热的阶段,而且全国各地温差也不大。刚好与谚语:“冷在三九,热在中伏”相吻合。 台风:“风如拔山怒,雨如决河倾。”诗人陆游形象地描述了台风袭来时的壮观景象。在热带气旋的家族中,强热带风暴和台风的破坏力是不言而喻的。于是,它们理所当然地成为夏季天气舞台上的主角。同时可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昨日凌晨,今年第10号台风“安比”登录浙江,目前正以20公里/每小时速度向北偏西方向移动,预计将于今天中午前后从临沂市临沭县附近进入山东省。 长江中下游地区伏旱:一般在7,8月份,由于雨带的北移,使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上方成了雨区的"真空地带"。同时在地表均一的情况下,副热带高气压带呈带状分布在南北纬30度附近,但是,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副高也南北移动,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在副高控制下,气流下沉,天气炎热干燥。长江中下游地区会持续近2个月的高温,也就形成了长江中下游地区伏旱出现的问题。 大暑饮食: 老北京有谚曰:“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吃伏食有“伏日作汤饼辟恶”之意,汤饼泛指一切面食。 大暑时节人们吃“伏食”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吃凉性食物消暑,如粤东南地区有谚云“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有着神奇的消暑功效;大暑期间,我国台湾有吃凤梨的习俗,人们认为这个时节的凤梨最好吃,加上凤梨的闽南语发音和“旺来”相同,所以也被用来作为祈求平安吉祥、生意兴隆的象征。 吃“伏食”还有一种:吃热性食物进补,如在鲁中南和鲁西南地区,人们会在大暑时节“喝暑羊”,伏暑的羊汤汤质优美、营养丰富,具有健腺益气、温补肾阳的良好功效;湘中、湘北还会在大暑时节吃童子鸡;有些地方还会“晒伏姜”,人们把生姜切片或者榨汁后与红糖搅拌在一起,装入容器中蒙上纱布,于太阳下晾晒,充分融合后食用,有温暖保健的功效。 大暑养生: 传统中医认为,大暑时节,梅雨刚过,人体容易为暑、湿、邪所侵,故而需吃热性食物以驱除暑湿,恰合“冬病夏治”、“寒病夏治”之医理。例如三伏天去拔火罐、贴“三伏帖”最容易去除体内的寒,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当然,所有这些理疗需要在得到专业医师认可后才可进行,且应寻专业人士操作。 大暑期间应该多吃丝瓜、西兰花和茄子等当季蔬菜。大暑天气酷热,出汗多,脾胃活动相对较差。这时人会感觉比较累和食欲不振。而淮山有补脾健胃,益气补肾作用。多吃淮山一类益气养阴的食品,可以促进消化,改善腰膝酸软,使人感到精力旺盛。 富虹集团人力资源部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gfencaoa.com/lfcxgls/2321.html
- 上一篇文章: 大暑,怎奈这夏骄阳似火
- 下一篇文章: 每天最少记一味中药炉甘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