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大暑,我们先来谈点接地气的

——睡觉

鲁迅先生(不是)曾经说过:不会做梦,怎么对得起,每个夏天绵长的午睡。

看到这句话,图图不禁感慨:现在的人比起以前,胆子可是大多了,面对炎炎夏日,不但敢午睡,甚至直接来到了第五层——做美梦,这是空调和夏凉被给你们的勇气吗?

比起我们,古人好像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暑热对他们的折磨直接体现在了他们笔下的睡眠体验里:

《夏夜苦热登西楼》

唐代柳宗元

苦热中夜起,登楼独褰衣。

山泽凝暑气,星汉湛光辉。

《夏昼偶作》

唐代柳宗元

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

日午独觉无馀声,山童隔竹敲茶臼。

《夏夜叹》

唐代:杜甫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

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

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究竟是现代人“夕阳西下,空调wifi西瓜”的生活更加惬意,

还是古人身许自然,苦中作乐,登楼寻凉的意境更加高雅,

其实不必评判,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任何一个懂得享受午睡的人都会告诉你:

人生苦短,做美梦就完了,管他怎么做才算高级!

2

大暑到底有多热,你可能没有概念!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也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暑”是炎热的意思,大暑,指炎热至极。大暑相对小暑,更加炎热,是一年中最热时的节气,“湿热交蒸”在此时达到顶点。高温酷热,雷暴、台风频繁都是大暑气候特征。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大暑,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古人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古人认为,萤火虫乃腐草所变,萤火虫又名“烛宵”“耀夜”,是大暑迎接立秋的诗意之虫,“轻罗小扇扑流萤”,萤火虫在静夜里穿梭时,其实凉爽的秋已经不远了。同时,大暑时天气开始闷热,土地也很潮湿。溽是湿,大暑时,湿气浓重,湿热令人难耐。东汉刘熙曾说:“暑是煮,火气在下,骄阳在上,熏蒸其中为湿热,人如在蒸笼之中,气极脏,也就称‘龌龊热’。”大暑时节,因湿气积聚而时常大雨滂沱,经常有大雷雨。

3

人言明日当大暑,君看繁星如万炷

大暑作为如此重要的节气,相关的习俗自然少不了。自古以来,民间都有大暑三伏天饮凉茶(伏茶)的习俗。“伏茶”,顾名思义,是三伏天饮的茶,这种中草药煮成的茶水有清凉祛暑的作用。此外,还有烧伏香、晒伏姜等习俗。三伏天时,人们把生姜切片或者榨汁后,与红糖搅拌在一起,装入容器中蒙上纱布,晒于太阳下。

在台州沿海,大暑送“大暑船”活动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大暑船”完全按照旧时的三桅帆船缩小比例后建造,船内载各种祭品。活动开始后,多名渔民轮流抬着“大暑船”在街道上行进,鼓号喧天,鞭炮齐鸣,街道两旁站满祈福的人群。椒江地区还有大暑节气吃姜汁调蛋的风俗,姜汁能去除体内湿气,姜汁调蛋“补人”,也有老年人喜欢吃鸡粥,谓能补阳。

在我国其他地方,也流传着不少大暑习俗。在广东很多地方,大暑时节有“吃仙草”的习俗。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茎叶晒干后可以做成烧仙草,广东一带叫凉粉,是一种消暑的甜品。山东不少地区有在大暑到来这一天“喝暑羊”(即喝羊肉汤)的习俗。而台湾则有在大暑时吃凤梨的习俗,大家认为这个时节的凤梨最好吃。加上凤梨的闽南语发音和“旺来”相同,所以也被用来作为祈求平安吉祥、生意兴隆的象征。

而在国外,也有大暑节气。每逢大暑,日本人会在社区里架起长长的竹筒,把煮好的面条放到竹筒中过水冷却,供大家品尝。据说,吃过这种竹筒冷面后,夏天就不会中暑了。

说起来,

能让人凉爽的,除了西瓜、可乐、雪糕、空调,

还有每次写不出文案时冰凉的心TT

看到这里的朋友们,赶紧找个清凉的地方避避暑吧~

欢迎留下你的在看哦~

文案

黄泽城

编辑

李嘉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gfencaoa.com/lfcxgls/5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