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刘云涛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90/

23

7-

荷花盛蝉声鸣

大暑至夏正浓

“大暑小暑,上蒸下煮”,小暑刚过,今天又到大暑,这是中伏第二天,也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通常,根据大暑的热与不热,有不少预测后期天气的农谚:如短期预示的有“大暑热,田头歇;大暑凉,水满塘”;中期预示的有“大暑热,秋后凉”;长期预示的有“大暑热得慌,四个月无霜”、“大暑不热,冬天不冷”、“大暑不热要烂冬”等。

大暑习俗

福建莆田大暑吃“荔枝”、羊肉和米糟

福建莆田人有吃荔枝、

羊肉和米糟的习俗,

叫做“过大暑”。

荔枝含有葡萄糖和多种维生素,

有人说,大暑吃荔枝,

营养价值和吃人参一样高。

温汤羊肉是莆田独特的风味小吃。把羊宰后,去毛卸脏,整只放进滚汤的锅里翻烫,捞起放入大陶缸中,再把锅内的滚汤注入,泡浸一定时间后取出上市。吃时,把羊肉切成片片,肉肥脆嫩,味鲜可口。

在大暑那天,亲友之间常以荔枝、羊肉为互赠的礼品。

广东大暑吃“仙草”

在大暑时节,广东很多地方有“吃仙草”的习俗。

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广东一带叫凉粉,是一种消暑的甜品。

烧仙草本身也可入药。民谚: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烧仙草的外观和口味均类似粤港澳地区流行的另一种小吃——龟苓膏,同样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但孕妇忌吃。

鲁南地区“喝暑羊”

山东南部地区,有“喝暑羊”(即喝羊肉汤)的习俗。

枣庄是有名的麦产区。入伏之时,正是麦收结束,新面上市,是一个短暂的农闲期。杀只羊,把嫁出去的闺女接回来,回娘家,吃新麦馍馍,喝羊肉汤。

营养学家认为,羊肉在伏天吃营养程度最高。三伏天,人体内积热,此时喝羊汤,同时把辣椒油、醋、蒜喝进肚里,必然全身大汗淋漓,这汗可带走五脏积热,同时排出体内毒素,极有益健康。

台湾大暑吃凤梨

大暑期间,我国台湾有吃凤梨的习俗,民间认为这个时节的凤梨最好吃。加上凤梨的闽南语发音和“旺来”相同,也被用来祈求平安吉祥、生意兴隆。

大暑前后就是农历六月十五日,台湾也叫“半年节”,这一天拜完神明后,全家会一起吃“半年圆”,半年圆是用糯米磨成粉再和上红面搓成的,大多会煮成甜食来品尝,象征意义是团圆与甜蜜。

大暑养生——养心养胃防中暑

民间有“一岁难过关,唯有三伏天”的说法。

福建中医药大学国医堂中医健康管理(治未病)中心陈淑娇主任医师建议,大暑时节,应注意养心养生。

大暑养心,清心静心

大暑时节,阳气最旺盛,气血运行亦相应地活跃,应注重养心。

一是静心养生。大暑高温酷热,易伤津耗气,常会觉得心烦意乱、食欲不振、急躁焦虑等,此时宜心态清静,越是天热越要“心静”。

可采用“心理暗示”和“心理纳凉法”等调整情绪,想象自己处于大自然之中,绿树摇曳、飞泉直下,使人心旷神怡、心平气和。

二是清心安神。选一些药食同源,具有清心降火、养心安神效果的食物,如:茯苓、麦冬、菊花、金银花、荷叶、大枣、莲子、百合、小米、冬瓜、苦瓜、西红柿、西瓜、香蕉、苹果等食用。

三是大暑日长夜短,应适当“晚睡早起”,并睡好午觉,可保持精力充沛;要注意通风,空调房的温度与室外温度相差不要过大,避免出汗后,直接对风扇或空调吹风,易引起感冒。

四是最好清晨或傍晚锻炼,选择运动量相对较小的运动,如广播体操、太极拳、跳绳、慢跑、羽毛球、乒乓球等,避免过于疲劳、出汗过多而耗气伤津;运动后,要适当饮用温开水或盐开水。

三伏养胃,健脾除湿

大暑季节,人们常感觉胃口不好,容易腹泻,严重时有胸闷、恶心、四肢无力等,舌苔较黄腻。中医认为,舌苔黄腻代表湿热之气较重,要清暑利湿,健脾养胃。可吃些清热消暑、芳香化湿、健脾养胃的食物及药物,如薏仁、白扁豆、粳米粥,或辅以香砂养胃丸,健脾助消化,还可服用藿香、荷叶、佩兰等醒脾化湿。

此外,夏天心火旺,肺金、肾水虚衰,要注意补养肺肾之阴。可选用枸杞子、生地、百合、桑葚以及酸收肺气的药物,如五味子等,以防出汗太过,耗伤津气。

湿热交蒸,严防中暑

大暑时节易中暑,一旦中暑,应避开闷热环境,转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再帮助身体散热,好好休息,喝点淡盐开水、绿豆汤、西瓜汁、酸梅汤等。严重中暑者,医院治疗。

三伏天湿热交蒸,皮肤病发病也增多,如湿疹、痒疹、真菌感染等,要注意皮肤的清洁卫生,屋内多通风,坐公交车、地铁后要洗手。此节气细菌繁殖极快,易致食物中毒,如出现腹痛、腹泻、脓血便等,要尽快看医生。

因人而异,安度酷暑

三伏天降雨增多,气压偏低,是心脏病的高发期。在此期间,要保持安静平和,不生气、不发怒。老年人可多练练琴、棋、书、画等。

平时,可吃些绿豆汤、绿豆粥等清淡饮食。绿豆汤是传统的解暑食物,除了脾胃虚寒、时常腹泻者,均可放心食用。

还有荷叶、西瓜、莲子、冬瓜、薏仁等,也具有健脾清热解暑作用,是夏日食疗佳品。

大暑专家教你食疗

国医堂中医(特需)营养门诊曹治云博士说,大暑时节适合喝粥、汤,粥饮清淡易消化,可选择益胃健脾、补虚养人的药食同源之材,如健脾益气的淮山、芡实,除烦安神的百合、莲子,解暑利湿的薏米、赤小豆、绿豆等,根据不同体质、不同症状添加不同的食材,达到清热消暑,健脾利湿及益气养阴的效果。

她推荐如下食疗方:

酸梅陈皮醒胃汤

材料:乌梅10克,山楂6克,甘草3克,陈皮3克,冰糖适量。

做法:将乌梅、山楂、甘草、陈皮一起放入锅内,加水适量,大火煮开,改用小火煮30分钟,加入冰糖,再煮5分钟即可。

疗效:生津止渴,醒脾开胃。适合汗多口渴,食欲不振之人(糖尿病人慎用)。

红绿百合莲子粥

材料:白米50克,小米30克,绿豆20克,赤小豆20克,百合10克,莲子20克,冰糖适量。

做法:白米、小米淘洗干净,绿豆、赤小豆、莲子、百合洗净后浸泡1小时,然后与白米、小米一同放入砂锅中,加水适量,大火煮开后小火续煮1小时,加入冰糖调味。

疗效:益胃健脾、利湿除烦。适合暑天汗出较多,脾胃虚弱或兼心烦多梦之人。

蒜香藕带

材料:藕节克,鸡胸肉克,蒜末若干,油、盐适量。

做法:藕节斜切小段,鸡胸肉焯水后切薄片,大火下油后放入蒜末爆香,放入藕节和鸡胸肉,加入适量盐巴调味,至熟即可。

疗效:清热生津,消烦止渴。适合暑天汗多口渴,心烦之人。

温馨提示:本文提供经验方仅供参考,服食请遵医生指导。

文字整理

五味子

图文编辑

菟丝子

精彩导读

浙江38岁女老板崩溃,只因一年内接连查出两种癌!医生:她是两个月来的第5个

三院十二时辰

在生生不息的时辰里,孜孜不倦地守护

推荐指数:★★★★★

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gfencaoa.com/lfcxgls/6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