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来碗客家仙人粄吧
仙人粄又名仙草粄、草粄,是客家地区一种常见的特色小吃,用仙人草熬成,呈果冻状,棕褐色,半透明,如晶莹剔透琥珀。可临时充饥,又兼有饮料解渴解乏的特性。加入蜂蜜或白糖浆、香蕉露的仙人粄,滑溜、柔软、清香、凉爽,实在是一道难得的美味小吃。 客家人有农历入伏吃仙人粄的习俗,据说这天吃了仙人粄,整个盛夏都不会长痱子。仙人粄有降温解暑之功,且无受冷患寒之弊。 粤东客家人的仙人粄是以仙人草为原料制成的,仙人草又称凉粉草,喜生于坡地、沟谷中,怡味甘凉,有清热解暑功效。 仙人粄制作方法 制作仙人粄方法简便,先用干燥的仙人草放入锅中熬煎,火候到一定程度时,将草渍捞起,再将仙人草汤过滤,然后倒入适量淀粉或者米粉和红薯粉,并加热不断搅拌,待汤液变成糊状后即倒入瓷盆内冷却,便成了仙人粄。随着现代工艺的改进,有些地区用仙人草制作出仙人粄粉,大大简化了制作过程。 经过冷却后的仙人粄呈黑色凝胶状,食用时可盛于碗中,用小刀划碎,配以蜂蜜(或白糖)和香露,甘、香、韧、滑而又带有“仙人草”特有的香味。既能解饥渴,又有清热驱暑、助消化、降血脂、治糖尿病等多种功效。 制作仙人粄的主要原料仙人草在《中国医学大词典》中记载:“茎叶秀丽,香犹藿檀,夏日取汁,凝坚成冰”,有“泽颜、疗饥”之功效。据专家研究,常吃仙人粄有止渴、解暑、生津功效,对高血压、风湿关节炎、中暑、感冒、糖尿病等都有一定的疗效。 经客家人智慧制作,现有方便装上市,制作简单。 仙人草传说 传说福建有人采集草药医治中暑的母亲时,自己在山坡上也中暑了,醒来后发现旁边有一棵翠绿的香草,便摘下叶子吃,过了一会儿,没有想到自己的中暑好了。他便采集香草治好了母亲的病。由于其神奇的消暑功效,被誉为仙草。 仙草又名仙人草、凉粉草,属一年生草本宿根植物,一年种植可多年受益,高可达厘米;茎初被疏柔毛和细刚毛,稍老脱净。叶对生,具长2~15毫米的叶柄;叶片阔卵形至狭卵形,有时近圆形,长2~5.5厘米或过之,两面被柔毛或仅下面脉上被毛,有时近无毛。 秋末开花。轮伞花序排成顶生、长2~8厘米的总状花序式;苞片圆形或菱状卵形,顶端尾状,常比花稍长;萼种状,长2~2.5毫米,具10纵脉和许多横行小脉,密被白色柔毛,上唇3裂,中裂特大,下唇全缘或微凹;花冠白色或微红,长3~3.5毫米,上唇阔大,具4齿,中间2齿不明显,下唇舟状。雄蕊4,花丝突出。果萼坛状,纵横脉均极明显。构成许多小凹穴;小坚果长圆形。常生沙地草丛中或山溪边。在春、夏、秋季割取地上部分,晒干待用。 仙人粄虽被称为“粄”,实属凉粉凝胶一类的食品。是用盛产于闽西粤东山区的一种仙人草熬制而成。由于只需用少量的仙人草就可以做出比仙人草重量多十几倍的粄来。有如仙术般的神奇,因此,人们便将用这种仙草制成的食品称作仙人粄,制成的仙人粄呈黑色凝胶状,食用时可盛于碗中,用小刀搞碎,配以蜂蜜(或白糖)和香露,甘、香、韧、滑而又带有仙人草特有的香味。仙人粄既能解饥渴,又有清热驱暑、助消化、降血脂、治糖尿病等多种功效。 仙人草开发价值高 一、仙人草又名仙草、凉粉草,为唇形科仙草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重要的药食两用的植物资源。仙人草全草干样含有约70%碳水化合物,少量蛋白质、脂肪、色素等,还含有较多的矿物质元素。 二、药用广泛,具有清暑,解热利水的功能。主治中暑、热毒、消渴、高血压、肾脏病、糖尿病、关节肌肉疼痛、淋病等。在仙人草所含成分中,黄酮类物质具有抑制癌细胞生长、降低血压的作用;多糖具有增强和提高机体免疫机能作用;香精素有镇静、清凉解毒利水的功效;微量元素具有抑制自由基形成、抗衰老、抗癌的作用;维生素能调节和增强生理机能等。 三、目前仙人草系列产品开发有:即食仙草冻粉、仙草保健茶、仙草可乐型饮料、速溶仙草,提取咖啡色素等。 来源:大客家网 点击白癜风治疗医院北京中科白癜风医学研究院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gfencaoa.com/lfcxgpw/1977.html
- 上一篇文章: 如果感觉累了,就回家吧
- 下一篇文章: 科普烧仙草是什么草龟苓膏里有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