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节气过后你们知道是什么节气吗?每隔15天就会有一个新的节气出现。

7月22日大暑就要来啦!在这个一年中最热的节气里大自然会有什么变化呢?我们应该如何饮食、如何避暑呢?

今天,多彩思维带你来了解这个最热的大暑节气......

大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此时太阳到达黄经度。大暑正值中伏前后,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为一年最热时期,也是喜热作物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日期在每年公历的7月22—24日之间。

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

第一候是”世上萤火虫约有二千多种,分水生与陆生两种,陆生的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上,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

第二候是说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

第三候是说时常有大的雷雨会出现,这大雨使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今天多彩思维带你们看一看著名的“三大火炉”,你们知道在哪里吗?

著名的三大火炉:南京、武汉、重庆在大暑前后也是炉火最旺。比“三大火炉”更热的地方还有很多,如安庆、九江等。每年最热的地方也不相同。当然最热的“火炉”,要属新疆的“火焰山”——吐鲁番。大暑前后,下午的气温常在40℃以上。

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处在一年中最热的阶段,很多地区温度已经超过40摄氏度。在这种极端高温天气中我们如何带着孩子有效地预防中暑呢?

药食同粥补气清暑

药粥则对老人、儿童、脾胃功能虚弱者均适宜,大暑喝粥,可以放一些茯苓等药材,祛湿效果会更好。在大暑节气,典型的“度暑粥”可以选择绿豆百合粥、西瓜翠衣粥、薏米小豆粥,这些食材都具有补气清暑、健脾养胃的功效,可以帮助大家安度盛夏。

多饮暖水益消暑

传统消暑的养生方法十分推崇饮用白开水。需要提醒的是,为了解渴一次性饮水过多是不正确的,这样会增加心脏负担,使血液浓度快速下降。所以,炎热季节,渴极了应先喝少量的水,停一会儿再喝。

多吃苦味的食物

适当吃点苦瓜、苦菜、苦荞麦等苦味食物,可健脾开胃、增进食欲,不仅让湿热之邪对您敬而远之,还可预防中暑,可谓一举两得。此外,苦味食物还可使人产生醒脑、轻松的感觉,有利于人们在炎热的夏天恢复精力和体力,减轻或消除全身乏力、精神萎靡等不适。

预防情绪中暑

大暑时节高温酷热,人们易动“肝火”,经常会出现莫名的心烦意乱、无精打采、食欲不振等问题,也被称为“情绪中暑”。提醒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一定要避免生气、着急等极端情绪,尽量做到“心静自然凉”。

巧用芳香植物消暑化湿

如果感觉到头晕了,也可以用芳香型植物来缓解头晕。比如新鲜的藿香叶、薄荷叶、佩兰等,用来煮汤或熬粥。夏季以湿热为主,服用藿香鲜叶保健是可行的,但要注意不能过度,也不能将其作为治疗疾病的方法。而且藿香和薄荷均不宜久煎,因此最好在粥、汤煲好前的几分钟才放入。

运动量不宜大

三伏天里有慢性病史的病人,特别是中老年人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可能性远远大于年轻人,中老年人在盛夏高温中健身,也要避免体力消耗过大的运动项目。

进入大暑各地都有自己的饮食风俗。今天多彩思维带你们去各地看一看,各地在大暑节气里吃什么?如何过这个节气的?

1、喝莲子汤

古书载:“七月七日采莲花七分,八月八日采藕根八分,九月九日采莲实九分,阴干捣细,炼蜜为丸,服之令人不老。”

2、煎青草豆腐

温州大暑习俗要煎青草豆腐。青草豆腐指的是采用仙草、甘草、夏枯草与菊花、金银花等中草药煎制成豆腐形状、冷却后即可食之,清凉解毒,生津止渴。过去不少家庭都能自制食用。

3、吃仙草

广东很多地方在大暑时节有“吃仙草”的习俗。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唇形科仙草属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

4、老冬瓜鲜荷叶汤

老冬瓜鲜荷叶解暑汤是广东民间传统的消暑饮食汤品,几乎家家户户都煲消暑汤。

5、喝暑羊

山东南部地区有在大暑到来这一天“喝暑羊”(即喝羊肉汤)的习俗。在枣庄市,不少市民大暑这天到当地的羊肉汤馆“喝暑羊”。

6、喝姜茶

晒伏姜、喝姜茶、吃姜汁调蛋是台州人大暑当日的食俗,因为姜汁能够去除体内的湿气,因此历代传承了下来。

7、饮伏茶

暑热入伏后,人们遣暑的习惯之一还有饮伏茶,尤其是在江西等地,人们在大暑天里有喝擂茶的习俗,许多人家还会将后院晒干的乌梅制作乌梅茶饮用。

8、童子鸡

南方人在大暑天有吃鸡的习惯。童子鸡体内含有一定的生长激素,对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孩子以及激素水平下降的中老年人有补益作用。制作时加入适量生姜,调节人体在夏季内外温差,使得人体适应外界环境,起到去湿强身的作用。

9、吃凤梨

台湾有吃凤梨的习俗,加上凤梨的闽南语发音和“旺来”相同,所以也被用来作为祈求平安吉祥、生意兴隆的象征。

10、吃荔枝

福建莆田人在大暑时节有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的习俗,叫做“过大暑”。有人说大暑吃荔枝,其营养价值和吃人参一样高。

11、老鸭汤

南北各地流传甚广的食方是——大暑老鸭赛补药,老鸭是暑天的清补佳品,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因其常年在水中生活,性偏凉,有滋五脏之阳、清虚劳之热、补血行水、养胃生津的功效。

12、吃“半年圆”

大暑前后就是农历六月十五日,台湾也叫“半年节”,由於农历六月十五日是全年的一半,所以在这一天拜完神明后全家会一起吃“半年圆”,半年圆是用糯米磨成粉再和上红面搓成的,大多会煮成甜食来品尝,象征意义是团圆与甜蜜。

13、送“大暑船”

送“大暑船”是浙江沿海地区,特别是台州好多渔村都有的民间传统习俗,其意义是把“五圣”送出海,送暑保平安民。送“大暑船”时,伴有丰富多彩的民间文艺表演。

14、贴三伏贴

在夏天农历的头伏日期贴在后背一些特定部位上,可以治疗预防冬天发作的某些疾病。

在这么炎热的大暑节气我们的小朋友可以做些什么活动呢?

活动一《清凉大战》

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时间,大人小孩无不燥热,清清凉凉的水就是我们最好的慰藉呀,孩子们可以跟着自己的小伙伴或者爸爸妈妈一起玩一场清凉大战、打水枪、水中嬉戏等等。

活动二《自制冰棒》

这个夏天,家长可以带着孩子一起自制雪糕,既健康卫生,又增加了亲子时间。材料很简单,只需要一盒牛奶或者酸奶,几种喜欢吃的水果就可以。

活动三《感受温度》

家长与幼儿一起观看天气预报,了解不同区域的温差,以及记录自己生活地域的节气时间段的每日温度,和之前节气的记录册对比,感受着节气交替的变化。还可以放冰块、冷冻物、水果等,看其在烈日下的变化,以及所用的时间。

活动四《“散热”的本事》

自然界里那些动物们没有空调和冰糕,但是依旧可以安然度夏,家长可以带着孩子观察夏天里不同动物的“散热”方式,并通过看书、查阅资料、请教他人的方法去了解其原因等等。如长尾猴总爱摇摆它那条长长的尾巴。原来,它的尾巴里有一条特殊的静脉,能将体内的热量迅速的散发出去;兔子的两只耳朵在不停的扇动。实际上,它是在通过扇动耳朵来散发体内的热量,让身体变得凉快。

活动五《寻找夏日小虫》

夏天炎热,大家都躲在屋子不出来,不想活动,不想说话,但是屋外的世界很热闹,蝉鸣呱叫好不惬意。家长在选择傍晚时分,日将落夜未来,和孩子趁着一丝丝凉意去小区里、公园里寻找夏日的小虫子吧,观察它们的生长环境、饮食活动等等,既接触了自然,还锻炼了孩子对于身边事物的观察力,这也是夏日里有趣的一件小事情呀。

活动六《观天气预未来》

在大暑雷阵雨的日子里,人们总结出看云识天气的顾虑,如。“东闪闪无半滴,西闪闪走不及”等,成人可以将这些关于天气的农事谚语教给孩子,并一起观察起观察天气的变化,一起预测天气,让孩子节气里天气变化的奥秘以及古时人们的智慧。

今天多彩思维带你们了解了大暑节气的特点、如何预防中暑、各地饮食习俗和一些适合大暑节气进行的活动。

想要了解更多的节气知识,就请继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gfencaoa.com/lfcxgpw/5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