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万瓦鳞鳞若火龙

日车不动汗珠融

无因羽翮氛埃外

坐觉蒸炊釜甑中

——陆游

今天16时37分,迎来大暑节气,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不知不觉,也是夏天的最后一个节气。热浪滚滚、万物蒸煮,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到了。此时阳光猛烈,似火骄阳居高临下地笼罩,活生生造出个“桑拿”的环境。大暑节气有三候古人就曾说过:“大者,乃炎热之极也。”大暑节气有三候:一候,腐草为萤。《格物论》说:“萤是从腐草和烂竹根而化生。”亦有鬼火之称。其实,“腐草为萤”说的是营火虫产卵的事。萤火虫多在夏季水边的草根上产卵,幼虫入土化蛹,次年春天变成虫。古人误以为萤火虫是由腐草本身变化而成,这只是眼中所见的一种假象。二候,土润溽暑。《礼记·月令》中言“土润溽暑”,即土壤浸润,空气湿热——降雨多,土壤、空气湿度大,温度高,是农作物疯长的时刻。溽暑,犹言暑湿之气,指盛夏。三候,大雨时行。《逸周书》曰:“土润溽暑。又五日,大雨时行”,又曰:“大雨不时行,国无恩泽”。大暑是盆地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是盆地西部雨水最丰沛、也是雷暴最常见、高温日数最集中、最频繁的时期。大暑时节,雷雨天气横行,这又反而使得暑热削弱,气候开端向立秋过渡。大暑食俗:吃凉喝热每过一个节气,都应该吃点当下节气的习俗饮食,才感觉真正的过节了。那么,大暑有哪些习俗饮食?顺应节气,我们又该吃些什么呢?1、饮伏茶大暑恰逢中伏,是一年中最热的一个时间段,也是最易中暑的时候,所以,第一件事就是解暑。从古至今,民间大暑喜饮伏茶。伏茶,顾名思义,是三伏天喝的茶,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药煮成的茶水,可以清凉祛暑。2、喝暑羊鲁中南和鲁西南地区大暑流行“喝暑羊”。其中,以山东单县羊汤最为闻名。伏暑的羊汤汤质优美、营养丰富,具有健脾益气、温补肾阳的良好功效,成为农闲时期人们饭桌上的一道风味俱佳的滋补美味。3、吃仙草广东很多地方在大暑时节有“吃仙草”的习俗。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唇形科仙草属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由于其神奇的消暑功效,被誉为“仙草”。茎叶晒干后可以做成烧仙草,广东一带叫凉粉,是一种美味的消暑甜品。4、竹筒冷面大暑节气,日本人会在社区里架起了长长的竹筒,把煮好的面条放到竹筒中过水冷却,供大家品尝。据说吃过这种竹筒冷面后夏天不会中暑。5、吃凤梨大暑期间,台湾有吃凤梨的习俗,民间百姓认为这个时节的凤梨最好吃。加上凤梨的闽南语发音和“旺来”相同,所以也被用来作为祈求平安吉祥、生意兴隆的象征。6、顺应节气饮食大暑时节,顺应节气饮食可多吃些苦味,红色食物,消水肿(消暑利尿),祛湿饮食。夏季归心,入苦味,苦味食物不仅清热,还能解热祛暑、增进食欲,消除疲劳。夏季可适当吃些苦味食物如苦瓜,苦菜,苦荞麦,柠檬等。心对应红色,所以夏季多吃些红色食物可补心,调节情绪,保持良好心态,如红枣,红豆、杨梅、覆盆子,苹果,西红柿,荔枝,山楂。大暑期间,高温高湿,身体易出现各种水肿,会出现水肿胖等现象。可以多吃些消暑利尿的食材,如荷叶,咖啡,玉米须,海带,冬瓜,绿豆,萝卜,香蕉。大暑期间,温度高湿气重,身体易受湿气侵袭,出现身体困重,四肢疼痛等症状,特别是时间长了会导致痰湿易胖体质。所以,要多吃些祛湿饮食,如薏米红豆粥,生姜大枣茶,生姜黑糖汤等。

大暑养生,宽心防暑

午睡,散步,赏荷,想想开心的事......在古人看来,清心静气,才是避暑的最高境界。

赏荷花,陶冶心情大暑所在的农历6月也被称作“荷月”,民间有赏荷花的习俗,每个城市都有多个著名的赏荷之地,游船繁多,景象也非常壮观。还有女子采莲给心上人,就如同莲子相赠,表达绵绵情意。保持安宁清静的心境,端坐闭目,听听舒缓的音乐,或到湖边进行散步,打太极拳等有氧运动,以陶冶心情,消除暑气。高温防中暑

大暑节气“炎热日”增多,人们易动“肝火”,不但会产生心烦意乱、无精打采等情绪中暑的表现,同时还可以出现全身乏力、头昏、恶心等中暑症状。当发生中暑时,应立即将患者移至通风处休息,及时给患者喝些淡盐开水或绿豆汤、西瓜汁、酸梅汤等。高温作业者或易中暑人群,高温那几天也可以适当喝点藿香正气水,以防中暑。

补水宜喝粥

在大暑节气养生,首要是补水,此时最宜喝粥。

大暑喝粥,不仅能有效补充水分,还可以健脾益气,生发胃津以补虚损。明代医家李时珍提出,“粥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大暑适宜喝荷叶绿豆粥、薏米百合粥、菊花粥。老人、儿童、脾胃功能虚弱的人,熬粥时还可以放些淮山药、茯苓等,健脾胃的效果会更好。

冬病多夏治

对于那些每逢冬季发作的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腹泻、风湿痹证等阳虚证,此时正是最佳的治疗时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gfencaoa.com/lfcyfyl/6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