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三候·

一候腐草为萤,

二候土润溽暑,

三候大雨时行。

“大暑运金气,荆扬不知秋”

时光流转,寒暑相推。

今日大暑。

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2个节气,也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暑,热也。月初为小,月中为大”,所以称作大暑。

在古人的观察与经验中,经此节气,土厚水深,居之不疾,草木畅茂。

PART01

大暑习俗

晒伏姜

伏姜源自中国山西、河南等地,三伏天时人们会把生姜切片或者榨汁后与红糖搅拌在一起,装入容器中蒙上纱布,于太阳下晾晒。充分融合后食用,对老寒胃,伤风咳嗽等有奇效,并有温暖保健的功效。

喝伏茶

伏茶,顾名思义,是三伏天喝的茶。这种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药煮成的茶水,有清凉祛暑的作用。

烧伏香

大暑节气,大部分地区的旱、涝、风灾频繁,抢收抢种,抗旱排涝防台风和田间管理等任务很重,因此百姓烧香祈福,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还有一种说法接近于中医的灸,在伏天里用药香熏烤特定的穴位,可以治疗多种顽固的疾病。

过大暑

在大暑节那天,莆田人家有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的风俗,叫做“过大暑”。在大暑节那天,亲友之间,常以荔枝、羊肉为互赠的礼品。

吃仙草

广东很多地方在大暑时节有“吃仙草”的风俗。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唇形科仙草属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由于其神奇的消暑功效,被誉为“仙草”。茎叶晒干后可以做成烧仙草,广东一带叫凉粉,是一种消暑的甜品。

PART02

大暑养生

大暑饮食需谨慎。夏天多暑多湿,人们经常会出现头沉重、抑郁、倦怠、胸闷、胃口不好等症状。夏日饮食不宜过饱,只吃七八分饱即可,遵循“早上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的原则,少吃辛辣、油炸食物,不宜食入大量冷饮,以免损伤脾胃功能,应注意全面、均衡的营养搭配。

多吃苦味食物

苦味食物不仅清热,还能解热祛暑、消除疲劳。所以,大暑时节,适当吃点苦瓜、苦菜、苦荞麦等苦味食物,可健脾开胃、增进食欲,远离湿热,预防中暑。此外,苦味食物还可使人产生醒脑、轻松的感觉,有利于人们在炎热的夏天恢复精力和体力。

饮食应注意清热解暑

大暑时节的饮食,应增加健脾利湿类食物的摄入。绿豆汤是我国民间传统的解暑食物,除了脾胃虚寒及体质虚弱者均可放心食用。此外,诸如荷叶、西瓜、莲子、冬瓜等也具有很好的清热解暑作用。扁豆、薏仁具有很好的健脾作用,是脾虚患者的夏日食疗佳品。

//

益气养阴的食物不可少

大暑天气酷热,出汗较多,容易耗气伤阴,此时,人们常常是“无病三分虚”。因此,除了及时补水,还应常吃一些益气养阴且清淡的食物以增强体质。如山药、大枣、海参、鸡蛋、牛奶、蜂蜜、莲藕、木耳、豆浆、百合粥、菊花粥等。

趁暑化湿解冬病

即我们所说的“冬病夏治”。对于每逢冬季发作的慢性疾病,在夏季养生中尤其应该细心调养,重点防治。

切莫动“肝火”

持续高温天气,不仅带来身体上的不适,还可能出现“情绪中暑”(即因大暑时节高温酷热,人们易动“肝火”,经常会出现莫名的心烦意乱等问题),应戒躁戒怒、遇事学会冷处理。

一年过半,忽而夏杪。大暑,夏天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间。

但没有酷暑,哪有凉爽,最热的时候来了,丰收的季节也不远了。

往年大暑,我们会说“大暑,雨多。土湿雨行,是自然现象”。

但这次的雨太大了,大得让人无法说出任何节气之美的话,唯愿平安。

图片素材:

部分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gfencaoa.com/lfcpzff/10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