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到来了
“大暑”节气,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到来了。“小暑大暑,上蒸下煮”,“蒸煮模式”即将开启,40℃以上极端高温天气最易在大暑出现,大家要当心身体和情绪“中暑”。全年最热的日子,心平气和地过哦!大暑三候 腐草为萤:大暑之日“腐草为萤”。古人认为,萤火虫乃腐草所变,萤火虫又名“烛宵”、“耀夜”,是大暑迎接立秋的诗意之虫,轻罗小扇扑流萤,萤火虫袅袅神秘在静夜里穿梭时,其实凉爽的秋已经不远了。 土润溽暑:后五日“土润溽暑”,溽是湿,湿气浓重,蒸郁而令人难耐。 大雨时行:再五日“大雨时行”,因湿气积聚而招致大雨滂沱,而大雨时行以退暑,最热时秋即携大雨来临。 以上节选自《微读节气》(朱伟著)大暑习俗,消暑祈福喝暑羊 山东不少地区有在大暑到来这一天“喝暑羊”(即喝羊肉汤)的习俗。 大暑这天,福建莆田人家也有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的习俗,叫做“过大暑”。吃凤梨 台湾民谚“大暑吃凤梨”,说的是这个时节的凤梨最好吃。加上凤梨的闽南语发音和“旺来”相同,所以也被用来作为祈求平安吉祥、生意兴隆的象征。姜汁调蛋 浙江台州椒江人还有大暑节气吃姜汁调蛋的风俗。姜汁能去除体内湿气,姜汁调蛋“补人”。也有老年人喜欢吃鸡粥,谓能补阳。吃仙草 广东很多地方在大暑时节有“吃仙草”的习俗。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唇形科仙草属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茎叶晒干后可以做成烧仙草,广东一带叫凉粉,是一种消暑的甜品。大暑时节,这样养生 大暑是全年温度最高、阳气最盛的时节,在养生保健中常有“冬病夏治”的说法,对于那些每逢冬季发作的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等阳虚症,在夏季养生中尤其应该细心调养,重点防治。药粥滋补身体 由于夏令气候炎热,易伤津耗气,因此常可选用药粥滋补身体。正确的饮食可以帮助人体抵御暑湿的侵袭,多吃一些冬瓜、薏米、茯苓、山药等食物,最好以这些食材熬粥或煮汤。如果已经感觉到头晕了,也可以用芳香型植物来缓解头晕。比如新鲜的藿香叶、薄荷叶、佩兰等,用来煮汤或熬粥。食家禽肉气血双补 冬补三九,夏补三伏。家禽肉是低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其蛋白质也属于优质蛋白;具有补肝肾、益气血、祛风解毒的功效,可气血双补,还有安神的作用,特别适合脑力劳动者、神经衰弱者进补。吃姜暖胃增食欲 俗语说,“冬吃萝卜夏吃姜”。夏天虽热,但阳气在表,阴气在里,内脏反而是冷的,容易腹泻,所以要吃暖胃的姜。姜具有增进食欲、祛风散寒、解毒杀菌的功效。如果在吃饭时食用几片生姜,会增进食欲;生姜对胃痛亦有缓解或止痛作用。清晨之时,人的胃气有待升发,吃点姜可以健脾温胃,鼓舞阳气升腾。适宜“慢”运动 由于大暑前后,温度相对较高,加之南方的天气往往闷热、潮湿,人体感觉不舒服,即使大汗淋漓也解不了困热,反而更容易中暑。因此,大暑养生首先要避开在闷热天气下的过度劳动,尽量少出门、少活动。为了让体内的湿气散发出来,尽量在早晚温度较低的时候进行散步等强度适中的运动。“情绪中暑”不可忽视 持续高温天气,不仅带来身体上的不适,还会对心理和情绪产生负面影响,出现“情绪中暑”。“情绪中暑”对人们的夏日养生和身心健康危害很大,特别是老年体弱者,情绪障碍会使他们心肌缺血、心率失常和血压升高,甚至会引发猝死。因此,应保持乐观情绪,戒躁戒怒;遇到不顺心的事,要学会冷处理;规律睡眠,戒烟戒酒。这些民间谚语与大暑有关一大暑后需要抓紧抢收抢种的农谚 “禾到大暑日夜黄”; “大暑大暑,不熟也熟”; “大暑不割禾,一天丢一箩” 大暑过后,我国的长江以南地区便进入紧张的“双抢”季节:上午黄,下午青,抢割抢栽。 “早稻抢日,晚稻抢时”,适时收获早稻,不仅可减少后期风雨造成的危害,确保丰产丰收,而且可使双季晚稻适时栽插,争取足够的生长期。 二前后和雨有关的谚语大暑前后最忌闻雷,湘桂一带有“大暑闻雷有秋旱”的说法。 苏浙一带有“小暑雨如银,大暑雨如金”、“伏里多雨,囤里多米”、“伏天雨丰,粮丰棉丰”的说法。 农谚有“大暑有雨多雨,秋水足;大暑无雨少雨,吃水愁”的说法,也有“大暑大雨,百日见霜。大暑小暑,淹死老鼠”的民谚。 三根据大暑热或不热来预测天气的农谚如短期预示:“大暑热,田头歇;大暑凉,水满塘”。 中期预示:“大暑热,秋后凉”、“大暑热不透,大热在秋后”、“大暑展秋风,秋后热到狂”。 长期预示:“大暑热得慌,四个月无霜”、“大暑不热,冬天不冷”、“大暑不热要烂冬”、“小暑大暑不热,小寒大寒不冷”等。 四描述大暑炎热的谚语“小暑不算热,大暑正伏天” “冷在三九,热在中伏” 五描述大暑天气与农作物生长的关系“大暑连天阴,遍地出黄金” “大暑不暑,五谷不起” “大暑无酷热,五谷多不结” 来源:V朝阳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gfencaoa.com/lfcsltx/2354.html
- 上一篇文章: 这个秋天换种方式来次省内飞途抵玩梅
- 下一篇文章: 阿拉丁二十四节气之大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