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系十二道风味,你都尝过吗
怎样能治好白癜风 http://m.39.net/pf/bdfyy/医院订阅哦! “老友粉螺丝粉猪脚粉扣肉粉牛腩粉桂林米粉卷粉云吞炒螺丝酸嘢糖水酸笋酸豆角龙眼荔枝马蹄糕皇帝柑砂糖橘…好想回去吃到癫噢…”每次听相声贯口《报菜名》,只觉得演员嘴皮子够溜,但看到广西朋友这段发自肺腑的癫狂,才无法矜持,口水不停地流。 广西——中国骨灰级吃货、《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故意回避,留着憋大招的地方,看看到底有什么。 全州醋血鸭 “六月六,子鸭肉,炒苦瓜,酿血醋”说的是全州醋血鸭。当地特产小脚鸭,老坛里的酸水醋,生鸭血,当地盛产的海椒,佐以低度米酒,对眼球和味蕾都有绝对够冲击力。全州人大多不会拒绝出门谋生的机会,因此全州醋血鸭也跟着背井离乡的漂族们在广西各处遍地开花了。 柠檬鸭 陈晓卿这样评价南宁高峰柠檬鸭:“先吃一片姜芽,味蕾立即被全部唤醒,柠檬的酸味更让舌尖激动得有些颤抖。来吧!温度是炙热的,色泽是诱人的,火候是恰好的,肉质是多汁的……尤其是咀嚼出的汁水,促使你无法停箸。” 龟苓膏 梧州人很早就懂得服用龟苓膏以调理身体。传统正宗的梧州龟苓膏以鹰嘴龟、土茯苓为主料,生地、蒲公英、金银花等多种中药为辅料熬制。但现在鹰嘴龟已经是国家保护动物,不能擅自买卖,所以现在现在大多数价格平民化的龟苓膏也就只是调味凉粉了。 油茶 和北京的豆汁有一拼,外地人第一次不一定喝的惯。一把茶籽木槌,一柄带有茶嘴和撑脚的铸铁小锅,一只竹篾蓖子,恭城人把这一套打油茶的家什奉为珍宝。油茶能祛风去湿,山地少数民族缺医少药,就用这种它来帮助维持健康。撒点青葱,放点香菜,配点米花,加点脆果。“一杯苦,二杯唊,三杯四杯好油茶”,根本停不下来! 鱼露 鱼露是京族人独创的一种日常调味品,说直白一点就是鱼酱油,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但由于是土法加工,味道非常鲜美,又是京族三岛特有,因此看似普通的鱼露,实则一瓶难求。一瓶好的鱼露,拌之以米饭,无需佐菜,就鲜美无比,回味无穷。想起《深夜食堂》里的猫饭,简单、有滋味。 风吹饼 烤好的风吹饼,非常像北方煎饼果子中间的“薄脆”。口感香脆,略带咸味。原来的风吹饼,其实就是京族渔民的干粮。出海打渔若几天回不来,唯一可以带的干粮就是风吹饼了。 五色糯米饭 第一次在超市看到有颜色的米,心中不由一慌,染色剂?食品安全问题是城市人心中的痛。但壮族这道有白、黑、黄、紫、红等几种颜色的糯米饭,是用植物染剂将原本是白色的糯米染色而成的,染剂全部萃取自大自然的花、草、树木和果实,是真正的纯天然染剂。吃在嘴里,清新、微甜,山野的诗意弥漫。 桂林米粉 桂林米粉对桂林人而言就是一种“乡愁”,几乎所有出门在外的桂林人,无论差旅、工作或者游学,回到桂林的第一件事就是吃一碗桂林米粉。今天,不止广西,全国各地都能见到桂林米粉的招牌。令人不解的是,在外地开店的,却鲜有桂林人的身影。 玉林牛杂粉 性格中“勤奋”占据很大比重的玉林人,深谙处理牛杂之道,无论白灼、热炒、黄焖,皆有脆嫩滑爽的口感。牛杂入粉,粉与牛杂必须现煮,精妙之处在于汤。汤色清淡却暗蕴牛味,毫无腥膻之感。 柳州螺蛳粉 就像老婆饼里没有老婆一样,螺蛳粉里也没有螺蛳。粉是事先发好的干米粉,在沸水中煮透盛于碗中,浇上一瓢滚烫的、酸辣浓香的螺蛳汤,这就是螺蛳粉的雏形。如果说米粉是形,浇盖在上面多达十余种的杂色配料是衣,那么带螺狮香味的汤就是灵魂。夜深人静时,“嗍”一堆螺蛳,饥肠辘辘的时候来上一碗螺蛳粉,这酸臭酸,绝对够味! 南宁老友粉 南宁老友粉的起源比桂林米粉晚。在配料上,南宁人会选用最好的荤料,由于老友粉是现煮的,瘦肉若柴,猪肝若脆,粉肠若硬,第二天这家店便再也无人问津。桂林米粉的制作全在后坊,材料当然不必选最好的,这是桂林人的精明细致之处。南宁是粉种最多的城市。有个说法是,在南宁吃米粉可以一星期不重样。受岭南文化影响至深的南宁人,对老友粉酸辣热络的健身疗病功效,持有一种深信不疑的敬意。 粽子 马上到端午节了,得说说粽子。广西棕子种类多,驼背粽、背包粽、三角粽、油炸粽、凉粽、黑米粽...又能成一贯口了。广西人对粽子的热爱程度很难用语言表达,这种原本在端午节才食用的小吃,已经被引伸到了任何一个节日,因此就有了这样的形容:无粽不成节。 以上图文选编于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广西》 插画/文一;题图摄影/王凯 广西被称为中国饮食最复杂的地方, 它的美食肯定不止文中这些。 参与“发现秘境广西,寻找地道风物”互动活动,在“地道风物”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gfencaoa.com/lfcxgls/10725.html
- 上一篇文章: 大暑大暑船荷花诞腐草化萤大雨时行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