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攻略今日大暑
今天17时30分,迎来“大暑”节气,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到来了。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大暑节气的到来,往往意味着“蒸煮模式”的开启,40℃以上极端高温天气有可能经常出现,大家要当心身体和情绪“中暑”。在这个全年最热的时节里,更要保持心平气和哦! 东北暴雨,南方高温 大暑三候
腐草为萤:大暑之日“腐草为萤”。古人认为,萤火虫乃腐草所变,萤火虫又名“烛宵”、“耀夜”,是大暑迎接立秋的诗意之虫,轻罗小扇扑流萤,萤火虫袅袅神秘在静夜里穿梭时,其实凉爽的秋已经不远了。 土润溽暑:后五日“土润溽暑”,溽是湿,湿气浓重,蒸郁而令人难耐。 大雨时行:再五日“大雨时行”,因湿气积聚而招致大雨滂沱,而大雨时行以退暑,最热时秋即携大雨来临。
以上节选自《微读节气》(朱伟著) 大暑习俗,消暑祈福 喝羊汤山东不少地区有在大暑这一天“喝暑羊”(即喝羊肉汤)的习俗。三伏天喝羊汤,配以辣椒油、醋、蒜等,全身大汗淋漓,可带走五脏积热,有益健康。 吃凤梨台湾民谚“大暑吃凤梨”,说的是这个时节的凤梨最好吃。凤梨的闽南语发音和“旺来”相同,所以也被用来作为祈求平安吉祥、生意兴隆的象征。 姜汁调蛋浙江台州椒江人有大暑节气吃姜汁调蛋的风俗。姜汁能去除体内湿气,姜汁调蛋“补人”。也有老年人喜欢吃鸡肉粥,谓能补气。 吃仙草广东很多地方在大暑时节有“吃仙草”的习俗。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唇形科仙草属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茎叶晒干后可以做成烧仙草,又名“凉粉”,是一种消暑的甜品。 吃荔枝在福建莆田,“过大暑”讲究吃荔枝。荔枝含有大量的葡萄糖和多种维生素,富有营养价值,大暑这天吃荔枝最惬意、最滋补。因为荔枝性热,过去人们常常把它放在井里,能保鲜多日。 大暑时节,静心养生 大暑是全年温度最高、阳气最盛的时节,在养生保健中常有“冬病夏治”的说法,对于那些每逢冬季发作的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等,尤其应该细心调养,重点防治。 吃药粥滋补身体夏令气候炎热,易伤津耗气,因此可选用药粥滋补身体。多吃一些冬瓜、薏米、茯苓、山药等食物,最好以这些食材熬粥或煮汤。也可用新鲜的藿香叶、薄荷叶、佩兰等煮汤或熬粥。 食家禽气血双补冬补三九,夏补三伏。家禽肉是低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其蛋白质属于优质蛋白,具有补肝肾、益气血的功效,可气血双补,特别适合脑力劳动者、神经衰弱者。 吃姜暖胃增食欲俗语说,“冬吃萝卜夏吃姜”。夏天虽热,但阳气在表,阴气在里,内脏反而是冷的,容易腹泻,所以要吃暖胃的姜。姜具有增进食欲、祛风散寒的功效。清晨之时,人的胃气有待升发,吃点姜可以健脾温胃,鼓舞阳气升腾。 尽量从事“慢”运动大暑前后,天气往往闷热、潮湿,人体感觉不舒服。因此,大暑养生首先要避开在闷热天气下的过度劳动,尽量少出门、少活动。为了让体内的湿气散发出来,尽量在早晚温度较低的时候,进行散步等强度适中的“慢”运动。 “情绪中暑”不可忽视持续高温天气,不仅带来身体上的不适,还会对心理和情绪产生负面影响,出现“情绪中暑”。对年老体弱者来说,情绪障碍可能会使他们心肌缺血、心率失常和血压升高。因此,应保持乐观情绪,戒躁戒怒;遇到不顺心的事,要学会冷处理;规律睡眠,戒烟限酒。 综合新华网、中央气象台网站、百度百科、中国网等 今天大暑 一年中最热的时刻来了! 俗语言:大暑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 这是什么意思呢?我国的农历把一年分为四个季节、二十四个节气和七十二候,五日为一候。而大暑三候为: 一候:腐草为萤。指的是萤卵产在腐物败草之上,幼虫孵化后,就靠食取这些腐殖物作营养而成长。大暑时,萤火虫孵化而出,所以古人以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二候:土润溽暑。即土壤浸润,空气湿热。“溽”是指土之气润蒸郁而成的湿,“暑”就是热的意思。此时,降雨多,土壤、空气湿度大、温度高,是农作物疯长的时刻。三候:大雨时行。指前一候蒸腾的水汽降下来了,时常有大的雷雨出现,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大暑节气注意防暑大暑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而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因此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 据中央气象台预报,未来10天,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我国江南、华南等地将出现大范围持续高温天气,部分地区最高温将达到37-40℃! 这么热的天气,可能会使人出现口渴、头晕、胸闷等中暑症状。 怎样判断中暑了?中暑了怎么办?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除了高温、烈日曝晒外,工作强度过大、时间过长、睡眠不足、过度疲劳等均为常见的诱因。 根据临床表现的轻重,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而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渐进的。 ①先兆中暑症状:高温环境下,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 ?如果发现先兆中暑,要立即离开高温环境,在阴凉处休息,补充水和盐分,症状在短时间内可消失。 ②轻症中暑症状:体温往往在38度以上。除了会头晕、口渴外,往往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表现,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 ?轻症中暑的患者在短暂休息后,症状会自行消失。 ③重症中暑症状:是中暑中情况最严重的一种,如不及时救治将会危急生命。这类中暑又可分为四种类型:热痉挛、热衰竭、日射病和热射病。 ?对重症中暑病人抢救的关键是降温,可采用冰水、井水、酒精擦洗全身或在头部、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处放置冰袋等措施,努力使体温回降,医院急救。 热痉挛症状特点 多发生于大量出汗及口渴,饮水多而盐分补充不足致血中氯化钠浓度急速明显降低时(低钠血症)。这类中暑发生时肌肉会突然出现阵发性的痉挛的疼痛。 热衰竭症状特点 这种中暑常常发生于老年人及一时未能适应高温的人。主要症状为头晕、头痛、心慌、口渴、恶心、呕吐、皮肤湿冷、血压下降、晕厥或神志模糊。此时的体温正常或稍微偏高。 日射病症状特点 这类中暑的原因正像它的名字一样,是因为直接在烈日的曝晒下,强烈的日光穿透头部皮肤及颅骨引起脑细胞受损,进而造成脑组织的充血、水肿;由于受到伤害的主要是头部,所以,最开始出现的不适就是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继而可出现昏迷及抽搐。 热射病症状特点 还有一部分人在高温环境中从事体力劳动的时间较长(如闷热的教师、房间、公共场所),身体产热过多,而散热不足,导致体温急剧升高。发病早期有大量冷汗,继而无汗、呼吸浅快、脉搏细速、躁动不安、神志模糊、血压下降,逐渐向昏迷伴四肢抽搐发展;严重者可产生脑水肿、肺水肿、心力衰竭等。 如何预防中暑?这些民间谚语与大暑有关大暑天里,除了人比较容易中暑外,这个时期也是农作物生长最快时期,也是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旱、涝、风灾也最为频繁,抢收抢种,抗旱排涝防台和田间管理等任务艰巨的地区。 为此,我国的劳动人民总结了很多与大暑有关的民间谚语。 一大暑后需要抓紧抢收抢种的农谚“禾到大暑日夜黄”; “大暑大暑,不熟也熟”; “大暑不割禾,一天丢一箩” 大暑过后,我国的长江以南地区便进入紧张的“双抢”季节:上午黄,下午青,抢割抢栽。 “早稻抢日,晚稻抢时”,适时收获早稻,不仅可减少后期风雨造成的危害,确保丰产丰收,而且可使双季晚稻适时栽插,争取足够的生长期。 二前后和雨有关的谚语大暑前后最忌闻雷,湘桂一带有“大暑闻雷有秋旱”的说法。 苏浙一带有“小暑雨如银,大暑雨如金”、“伏里多雨,囤里多米”、“伏天雨丰,粮丰棉丰”的说法。 农谚有“大暑有雨多雨,秋水足;大暑无雨少雨,吃水愁”的说法,也有“大暑大雨,百日见霜。大暑小暑,淹死老鼠”的民谚。 三根据大暑热或不热来预测天气的农谚如短期预示:“大暑热,田头歇;大暑凉,水满塘”。 中期预示:“大暑热,秋后凉”、“大暑热不透,大热在秋后”、“大暑展秋风,秋后热到狂”。 长期预示:“大暑热得慌,四个月无霜”、“大暑不热,冬天不冷”、“大暑不热要烂冬”、“小暑大暑不热,小寒大寒不冷”等。 四描述大暑炎热的谚语“小暑不算热,大暑正伏天” “冷在三九,热在中伏” 五描述大暑天气与农作物生长的关系“大暑连天阴,遍地出黄金” “大暑不暑,五谷不起” “大暑无酷热,五谷多不结” (综合人民日报、乌鲁木齐气象、大众网、央视新闻) 来源:新华网福建频道 是日诗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大暑,一年中最热的日子。 杨万里曾在诗词中写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大暑,六月中(农历),风吹着荷叶泛起层层碧浪,那万绿丛中的荷花,在太阳光的照耀下,映得极红,看上去灼灼动人。 虽说大暑极热,可万物生长也极为繁茂:白鹭归巢站在岸边的石头上纳凉,稻田里的麦子开始微微低垂,棉花在风中安心等待着人们采收,夏日里的苹果正泛起红晕,这一切都在提醒着人们,丰收的日子终究要盼来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片来源于「qz摄」 大暑三候 一候腐草为萤丨萤火虫飞出芳草,溜进山中玩耍去了。 二候土润溽暑丨闷热的天气,就连脚下的泥土都变得温润潮湿起来。 三候大雨时行丨因为极度炎热,所以时常有大的雷雨出现,这是向立秋的过渡。 大暑养生 因夏日暑气流行,故人体火气旺盛,容易五行失衡,此时必然中暑,心生烦闷。所以这时喝的汤,该是五行俱足的。 大暑汤:荷莲五行汤 这个汤的主料是荷莲一家子:荷叶、莲子、莲藕。 大暑汤 荷叶:为震卦,色青气香,能助胃中清阳上行。为解暑湿,升清阳,平肝风之良方,大暑最宜。 莲藕:《遵生八笺》里说它:“味甘平无毒,主补中养神,益气力,除百病。久服,轻身耐老。 莲子:莲子利十二经脉血气的说法,是在古书中看到,以前对它的认识只是补益心气,健脾固肾,没想到还是肤浅了。 太子参:入心肺脾经,补岁金之不足,亦补气健脾胃,生津液,养心气,和麦冬一样,有生脉之功。 干姜:跟生姜比,干姜重在温中理气,亦化暑湿。没有干姜也可用生姜。 龙眼:健脾土养心血。养生气。 核桃仁:大补肾阳,健脑,扶阳。降少阳胆气于肾中温阳,亦有化肾石,胆石之功。 带心莲子15克、鲜荷叶两个手掌大一片(没有也可不用)、莲藕一节;茯苓或薏米15克;太子参、麦冬各十克;核桃仁50克;龙眼肉20克;干姜五片。猪扇骨克。 1、鲜荷叶刷洗干净,过开水淖一下去除涩味,捞出;猪骨洗净淖水捞出;莲藕去皮切段; 2、把所有材料放入汤煲内,加适量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煲约1小时左右。 喜欢素食的朋友,也可以不加猪骨,直接用这些材料煲一锅微香甜的汤。 暑热之气很容易让人出现心浮气躁、头面发痘、口舌生疮等类似上火的症状,而且还会出现腰腿虚寒,精力不济。而这个汤方,主要是助力心肾相交,它适应大部分体质,会把大暑时会遇到的问题,统统都解决了。 大暑吃食 都说“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炒鸡蛋。”人们在应对暑热的味觉苦涩里,还会选择一些清凉酸甜的美食来渡过这个夏天。 烧仙草丨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有着神奇的消暑功效。在大暑天里吃上那么一碗,加入一些红豆绿豆,再添上少许葡萄干和花生,一勺一口,块状的尤物,夹着一丝清凉,“咻”的一声,便顺着舌尖滑入了人的心坎里,仿佛就连周遭的热气瞬间减半。 凤梨丨当35摄氏度的太阳炙烤着大地,山丘微热,土凤梨也成熟了。台湾人最懂得吃它,脱去坚硬的外壳,浸透在盐水里,透过阳光,那粗粝的纤维没有了最初的酸涩,光想想就让人两颊生津。 关于这个夏天,古人也许会说:“大者,乃炎热之极也。”但凡事物极必反,就像暑热从小到大,我们看过东边太阳西边雨的奇观,听过池塘里的蛙声连成一片,直至嗅到稻花香里的丰年,才会惊觉,人们在漫长夏日里早已收获满满,暑热也将渐行渐远了。 其实,也用不了多长时间,云一淡一轻,风一清一凉,我们终将盼来,丰收的秋天。 物道×72物候元气生活联合出品 图片来源于网络,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治疗白癜风较好医院在北京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gfencaoa.com/lfcxgls/1620.html
- 上一篇文章: 这碗黑不溜秋的玩意,竟然是潮汕人童年的挚
- 下一篇文章: 美食美女化州之行话美食,化州经典牛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