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手术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A3%8E%E6%9D%A5%E4%BA%86%C2%B7%E5%B8%A6%E4%BD%A0%E8%B5%B0%E5%87%BA%E7%99%BD%E7%99%9C%E9%A3%8E%E9%98%B4%E9%9C%BE/20783753?fr=aladdin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云:"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

暑即炎热,表明它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一般说来,大暑是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同样也是西部地区雨水最丰沛、雷暴最常见、30℃以上高温日数最集中的时期,也是35℃以上高温出现最频繁的时期。这个节气雨水多,有"小暑、大暑,淹死老鼠"的谚语,要注意防汛防涝。

我国古代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此为初候;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此为二候;时常有大的雷雨会出现,这大雨使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此为三候。

大暑习俗

01

吃仙草

有民谚说:“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仙草即是我们平时说的凉粉草、仙人草,是一种药食两用的植物。其具有神奇的消暑功效。

02

饮伏茶

伏茶顾名思义即三伏天喝的茶,一般是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药煮成的茶水,有清凉祛暑的作用。如广东人常饮的五花茶具有清热、解毒、消暑祛湿的功效,五花即金银花、菊花、槐花、木棉花、鸡蛋花。

03

吃热性食物

湖南地区的湘中、湘北素大暑吃童子鸡,而湘东、湘南则还有大暑吃姜的风俗,与谚语“冬吃萝卜夏吃姜,不需医生开药方”相对应;山东枣庄地区、江苏徐州则有“伏羊节”,即大暑这一天“喝暑羊”、“吃伏羊”;福建莆田人要吃荔枝、羊肉和米糟“过大暑”。

大暑养生小贴士

大暑养生,重在养脾。其一,脾位于人体中部,按中医学所划分的季节,大暑中的长夏正是一年之中,脾和长夏相应,故有“脾是长夏”之说。其二,夏季人体消耗大,脾的运化功能需增强,才能更多的吸收营养维持人体的健康。其三,夏天人们大量进食生冷之品,易损伤脾胃。另外,大暑时节“疰夏”(不适应夏天环境而生病)十分常见,其表现为不思饮食、精神欠佳、乏力,而通过养脾则可以起到开胃增食、振作精神的效果。因此,注意养脾十分重要。

大暑养生,防贪凉。夏日炎炎,人体肌肤毛孔开放,阳气外泄,此时如直接进入空调环境,风寒之邪极易乘虚而入。电扇不可开得过大、过猛或对人直吹,空调温度不可过低,导致室内外温差过大,特别是老年人、儿童、体质较弱人群不宜长时间待在冷气环境中。

大暑养生,避免中暑。大暑是四季中阳气鼎盛之时,高温环境人们很容易中暑。因此,避免在太阳下暴晒,切勿在烈日当顶时做剧烈的运动。应分次、少量的补充水分,可选择绿茶、绿豆汤、凉茶等解暑饮品。

大暑养生,防湿邪。伏天既要防“阳暑”,亦要防“阴暑”。另外,长夏时节,雨水多,湿邪较重,湿易伤脾,且易与暑热之邪互结而伤人,易使人感到头昏、身重、四肢无力、食欲不振等。如不慎淋雨后,需及时更换衣物。

大暑时节,天气炎热,人们易因炎热的天气而出现心烦意乱、急躁焦虑甚至无精打采等情形,因此,首先要保持心境清静,切莫大喜大怒,做好精神调养。同时在饮食方面应清淡、多样化,宜补气清暑,健脾养胃,多食易消化营养丰富的果蔬,并适当食用葱、蒜、醋,既能杀菌防病,又能健脾开胃。

大暑季节虽然炎热,只要大家最好相应的养生度夏准备,仍然能够开心、健康地安然度过。

科室简介

医院中医经典科,是重庆市首家中医经典专业临床学科,是医院最具中医特色的科室之一,科室以《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中医经典理论为学术指导思想,对各名中医经验兼容并蓄诊治多种专科疾病。中医经典科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以中医治疗为主的综合科室,科室拥有一支中医经典理论功底扎实、临床经验丰富、技术过硬、医德医风良好的医疗护理团队。科室坚持“中医特色”发展思路,突出中药和各种中医特色疗法的综合运用,中医特色气氛浓厚。科室始终遵循“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突出中医疗法,疗效显著,特色鲜明,深受广大患者好评。

诊室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gfencaoa.com/lfcyfyl/5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