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今日大暑闷热持续明天起连续
阳光一生yangguangyisheng 7月22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大暑,大暑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也是一年中最酷热且旱、涝、风灾等气象灾害最频繁的时节! 这两天,济南的天气又有把人给热化的趋势 21日,济南最高温达到35.1℃, 又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高温日! 真的是热到无法呼吸 坐着不动都是一身汗 从今天开始 这份“热”又有了愈演愈烈的理由 那就是 中 伏 来 啦 ! 中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 今年的中伏时间: 7月22日——8月10日(20天) 整整20天! 如果你觉得这个变热的理由还不够 再加一个: 今 天 还 是 大 暑 ! 所谓“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相对于尚未到最热的小暑 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 即温度最高,阳气最盛 也就是说一年之中的 酷 热 之 极 到啦! 然而 更严峻的考验来了 济南市气象台又发预警了! 根据济南市气象台的预报 这个周末仍是火热一片的“清蒸”模式 但是看趋势还会时不时来场雷阵雨 也会增加空气湿度 体感更加糟糕! 25日之后伴随降雨,气温会有所下降。 看看具体天气预报: 预报显示,今天天夜间到23日多云间晴,局部地区短时阴有雷阵雨,南风短时北风3级,雷雨地区雷雨时阵风7级,最低气温28℃左右,最高气温36℃左右。 24日阴有雷阵雨,南风转北风都是3级,雷雨时阵风7级,最高气温33℃左右。 25~28日阴到多云,多雷阵雨,雨量分布不均,局部地区有中到大雨,北风短时南风3级,雷雨时阵风7级,气温下降。 还有这个,吃货们要注意看了 ▼▼▼ 有句话是:"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伏日吃面,这一习俗至少三国时期就已开始了。 吃碗凉面降降暑 就给大家推荐几款...... 还要告诉大家:“小心情绪中暑” 大暑时节高温酷热,人们易动“肝火”,经常会出现莫名的心烦意乱、无精打采、食欲不振等问题,也被称为“情绪中暑”。 “抓住大暑,不留病根,冬病夏治!” 此时应该如何养生?我国有哪些传统民俗?夏季避暑哪里好?古人又曾如何消暑?一起来看看吧: 民间习俗知多少? ﹏﹏﹏﹏﹏﹏﹏﹏﹏﹏﹏﹏﹏﹏﹏﹏冰荔枝、热羊汤,祛病延年晒伏姜 “小暑不算热,大暑正伏天。”作为一个气温类节气,炎热的大暑,日照强,雨水多,生机勃勃,孕育着丰收。大暑期间是一年中最紧张、最艰苦的收获季节。讲究怡情健身的中国人在每年的这个节气里,举行各种民俗活动,在火热的日子里调养身心。 吃凉:荔枝凤梨烧仙草 大暑的民俗主要体现在吃的方面。这一时节的民间饮食习俗大致分为两种。先说第一种,吃凉性食物消暑。如广东很多地方都流传着一句谚语:“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 所谓“吃仙草”中的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是药食两用植物资源。茎叶晒干后可以做成烧仙草,外观和口味均类似粤港澳地区流行的另一种小吃龟苓膏,是一种消暑的甜品。由于其具有神奇的消暑功效,所以被誉为“仙草”。 烧仙草也是台湾的名小吃之一,当地在大暑还有吃凤梨的习俗,因为这个时节的凤梨最好吃,有败火的作用,再加上凤梨的闽南语发音和“旺来”相同,所以也被用来作为祈求平安吉祥、生意兴隆的象征。 福建莆田人在大暑时节则有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的习俗,叫做“过大暑”。荔枝含有葡萄糖和多种维生素,富有营养价值,所以吃鲜荔枝可以滋补身体。最过瘾的吃法莫过于先将鲜荔枝浸于冷井水之中,大暑时刻一到便取出品尝。这一时刻吃荔枝,最惬意、最滋补。于是,有人说大暑吃荔枝,其营养价值和吃人参一样高。 喝热:馍馍就着羊肉汤 不光吃凉,有些地方的人们习惯在大暑时节吃热性食物。比如,湘中、湘北素有一种传统的进补方法,就是大暑吃童子鸡。湘东南还有在大暑吃姜的风俗,“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 山东不少地区的民众,比如枣庄,有在大暑到来这一天“喝暑羊”(即喝羊肉汤)的习俗,又叫吃伏羊。 有营养学家对大暑吃羊肉进行过研究,认为羊肉在伏天吃营养程度最高。三伏天,人体内积热,此时喝羊汤,同时把辣椒油、醋、蒜喝进肚里,必然全身大汗淋漓。这汗可带走五脏积热,同时排出体内毒素,有益健康。 晒姜:暑热晒出好食材 大暑有着一年中最热烈的阳光,让人避之不及。这样极致的酷热,也催生出水分蒸发后的美味。晒豆角、晒辣椒、晒咸菜……这些食材只要天气好,晒上一两天就行了。但有一种食材,得从大暑一直晒到出伏——晒伏姜。 生姜性暖,被暑热暴晒之后变成大热的食材,正好可以给着凉的人救救急。一块伏姜吃下去,暖胃、发汗,捂着被子睡到天亮,一场可能即将来临的感冒就这样避免了。有人说,这三伏天里的恩物,在三九严寒中给人带去了温暖。晒伏姜,从某种意义上说,也算是冬病夏治的一种表现。 送暑:送走瘟疫保平安 大暑送“大暑船”,这个民俗活动在浙江台州沿海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了。 大暑送“大暑船”活动在浙江台州沿海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大暑船”完全按照旧时的三桅帆船缩小比例后建造,船内载各种祭品。活动开始后,50多名渔民轮流抬着“大暑船”在街道上行进,鼓号喧天,鞭炮齐鸣。随后,这艘“大暑船”被拉出渔港,在大海上点燃,任其沉浮,以此祝福人们五谷丰登,生活安康。 今天,当地仍然延续着这项活动。大暑船完全按照旧时的三桅帆船缩小比例后建造,船内载各种祭品。活动开始后,50多名渔民轮流抬着大暑船在街道上行进,鼓号喧天,鞭炮齐鸣,街道两旁站满祈福人群。 大暑重“养心” ﹏﹏﹏﹏﹏﹏﹏﹏﹏﹏﹏﹏﹏﹏﹏睡觉“宁心” 夏天要有充足的睡眠,“热天睡好觉,胜吃西洋参”。睡眠好,心情好,有利于心神的宁静。晚睡早起,可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而相对不足的睡眠则可以用午休做补偿。 大笑“开心” 笑是夏天养生的良药。“笑一笑,十年少”,不无道理。夏季气候闷热,易使血压升高,心烦意乱,这时若能笑口常开,就能改善情绪,从而协调人体各脏器的功能。 饮茶“安心” 夏季天热容易出汗,而中医向来视汗为“心之液”,出汗过多易消耗心脏阴液。用金银花、金莲花、百合花这三种花一起泡茶喝,可以起到清心火、清热解毒的作用,是非常简单且实用的养心茶。 喝粥“健心” 喝粥养生是大暑时节比较好的选择,暑天喝粥不但可以生津止渴,清凉解暑,还能补养身体。荷叶薄荷粥:鲜荷叶1张,薄荷30克,粳米克。将荷叶洗净、切碎,薄荷洗净,两物加适量清水用中火煮后取汁,倒入粳米煮粥,然后加冰糖,即可食用。 有两点需要提醒大家:1大暑不能大量饮水(冷水)大量饮水不但会冲淡胃液,进而影响消化功能,还会引起反射排汗亢进。结果会造成体内的水分和盐分大量流失,严重者可以促使热痉挛的发生。尽量多饮用温水或者白开水,请勿贪饮冷水。 2大暑不能单纯进补进补过早的话,则会使暑热不易消退,或者是本来已经逐渐消退的暑热会再卷土重来,那时就更得不偿失了。 且读消夏诗 ﹏﹏﹏﹏﹏﹏﹏﹏﹏﹏﹏﹏﹏﹏﹏﹏﹏﹏﹏﹏﹏﹏炎炎夏日,在古人留下的诗词中寻找避暑良方,如临其境,顿生丝丝凉意,夏日的暑气也仿佛随之而去。 《夏日山中》 李白(唐) 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夏日闲放》 白居易(唐) 时暑不出门,亦无宾客至。静室深下帘,小庭新扫地。 褰裳复岸帻,闲傲得自恣。朝景枕簟清,乘凉一觉睡。 午餐何所有,鱼肉一两味。夏服亦无多,蕉纱三五事。 资身既给足,长物徒烦费。若比箪瓢人,吾今太富贵。 《山亭夏日》 高骈(唐)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夏日南亭怀辛大》 孟浩然(唐)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大暑》 曾几(宋) 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 经书聊枕籍,瓜李漫浮沉。 兰若静复静,茅茨深又深。 炎蒸乃如许,那更惜分阴。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宋)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天净沙·夏》 白朴(元) 云收雨过波添, 楼高水冷瓜甜, 绿树阴垂画檐。 纱厨藤簟, 玉人罗扇轻缣。 山东商报新媒体 综合人民网、民俗学论坛、文艺星青年、最爱大北京等 ————————————————— 山东省禁毒委员会办公室提醒您: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点击右上角分享、收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gfencaoa.com/lfcsltx/1358.html
- 上一篇文章: 984微节气今日大暑丨抓住千金一刻的
- 下一篇文章: 江北关注冬天,这些东西必须介绍给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