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二首·其二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7月22日或23日交大署节气,此时太阳位于黄经°。古人说“大暑乃炎热之极也”,一个“极”字充分说明了此时天气的炎热程度。大暑是一年中温度最高的时期。黄奭《通纬·孝径援神契》(《黄氏逸书考》):“小暑后十五日斗指未为大暑,六月中。小大者,就极热之中,分为大小,初后为小,望后为大也。”大暑识字大暑第二候,土润溽暑。溽就是湿,此时湿气浓重,闷热难熬。甲骨文的“湿”字,左边是“水”,右边是接连不断的丝,意思是,水把丝给渗湿了。金文中,左边仍然是“水”,右边仍有“丝”,只是在“丝”的下面增加了“土”字,表示土地潮湿。图片来源见水印

大暑连天阴,遍地出黄金

——谚语

一候,腐草为萤

古人以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其实,是萤火虫把卵产在枯草上,大暑的时候,萤火虫卵化而出,导致古人产生了这样的误解。“轻罗小扇扑流萤”,萤火虫是大暑迎接立秋的使者。

二候,土润溽暑

溽是湿。湿气浓重,天气闷热,土地潮湿。“冬不坐石,夏不坐木。”放在室外的木椅木凳,雨淋露打,含水分较多。表面看是干的,经太阳一晒,向外散发湿气,如果坐久了就会诱发痔疮、风湿和关节炎等病。大暑节气,不要长时间坐在露天的木椅木凳上。请你特别提醒爱去公园走走逛逛坐坐的爷爷奶奶。

三候,大雨时行

湿气积聚,时常会有大雷雨出现。大雨驱散暑的湿热,逐渐朝凉爽的秋过渡。

大暑

曾几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经书聊枕籍,瓜李漫浮沉。兰若静复静,茅茨深又深。炎蒸乃如许,那更惜分阴。

曾几,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南宋诗人。这首诗对于大暑时节的那种炎热描述得淋漓尽致,让我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传统习俗大暑送“大暑船”活动在浙江合州沿海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大暑船”按照旧时的三桅帆船缩小比例后建造,船内载各种祭品。活动开始后,50多名渔民轮流抬着“大暑船”在街道上行进,鼓号喧天,鞭炮齐鸣,街道两旁站满祈福人群。“大暑船”最终被运送至码头,进行一系列祈福仪式。随后,这艘“大暑船”被渔船拉出渔港,然后在大海上点燃,任其沉浮,以此祝福人们五谷丰登,生活安康。大暑前后就是农历六月十五日,台湾也叫“半年节”,在这天拜完神明后全家要一起吃“半年圆”。半年圆是用糯米磨成粉再和上红面搓成的,大多会煮成甜食来品尝,象征团圆与甜蜜。大暑所在的阴历六月也称“荷月”,此月民间多有赏荷的习俗。天

清江淅汀等以六月二十四为“荷花生曰”,到那一天人们多结伴游洲赏荷。在江苏南京、苏州,当日观赏荷花。若遇雨而归,常蓬头赤足,故有”赤足荷花荡“的戏称。浙江嘉兴在“荷花生日”当天作赏花会,乘游舫畅游南湖。在四川盐源,人们多沿袭古俗以莲子相互馈赠。其他地方如河北的雄县、河南的罗山,则在六月初六起赏荷,仲秋后方结束。

荷花常以其“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品质自古以来被广为

称颂。因此在荷月赏莲,不仅可以赏心,还可以陶冶情操,颐养性情。

民间俗食大暑节气“喝暑羊”与江苏徐州小暑“吃伏羊”相似。山东不少地区有在大暑到来这一天“喝暑羊”(即喝羊肉汤)的习俗。人们认为三伏天喝羊汤,同时把辣椒油、醋、蒜喝进肚里,吃得全身大汘淋漓,可以带走五脏积热,同时排出体内毒素,有益健康。广东很多地方在大暑时节有“吃仙草”的习俗。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是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由于其神奇的消暑功效,被誉为“仙草”。民谚云:“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其茎叶晒干后可以做成“烧仙草”,广东一带叫凉粉,是一种消暑的甜品。烧仙草也是台湾著名的小吃之一,有冷、热两种吃法,同样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饮食养生大暑节气的饮食调养要以暑天的气候特点为基础,由于气候炎热,易伤津耗气,因此可选用药粥滋补身体,如绿豆南瓜粥、苦瓜菊花粥等。也可以在粥中加入新鲜的藿香叶、薄荷叶、佩兰等。《黄帝内经》有“药以去之,食以随之”“谷肉果菜,食养尽之”的论点。医家李时珍推崇药粥养生,他说:“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也。”药粥对老年人儿童、脾胃功能虚弱者都是适宜的。所以,古人称“世间第一补人之物乃粥也”“日食二合米,胜似参芪一大包”。药粥虽说对人体有益,也不可通用,要根据不同体质,选用适当的药物,配制成粥方可达到满意的效果。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强烈推荐所有渴望坚持读书

改变自己的人加入“春诵园共读”

我们期待有更多的家庭加入到读经典中来,推动书香家庭的建设,让您的家庭书香四溢;我们期待通过经典,让更多的人有更高层次的生命成长,追求持久而深层次的幸福感。

按以下助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gfencaoa.com/lfcxgpw/5865.html